第154章

作品:《野夏燎原

    第九十八章 心疼的立场都没有
    惊喜是肯定不可能没有的,但周楚澜极力克制着没把自己的手伸过去,覆在那颗毛茸茸的脑袋上。
    “我提前结束项目回国了……想给你一个惊喜……”
    李卓曜从他的肩膀上抬起头。
    半年多不见,周楚澜发现,李卓曜一下子像沧桑了好几岁,黑瘦了不少,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眼圈有点黑,眼袋也出来了,下巴上冒出来一片新长的胡茬,乱乱的,泛着淡青色。
    李卓曜身上还穿着那件黑色冲锋衣,是去年4月,他走进自己家的加油站,跟周楚澜重逢的那天穿着的那件衣服。如今衣服在他的身上都显得大了一些,空空的。
    “怎么一下子瘦这么狠……人都变老了……”
    周楚澜抬眸望着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说出来了这句话,心里泛着酸。
    才半年多没见而已……李卓曜怎么就被磋磨成这样?他明明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苦……
    此刻,周楚澜真的很想伸手过去摸摸他的脸,但又只能拼命忍住。
    李卓曜的眼睛瞬间红了,嘴角还漾着笑意。他直接拉过周楚澜的手,覆在自己的右脸上。山上的傍晚开始升起寒气,他的脸是凉的,但周楚澜的掌心是暖的。
    “嗯,这段时间工作有点累……我好像是变得糙了点,是不是,没有之前好看了……”
    他哑着嗓子说,嘴唇的翕动牵动了眼部的神经肌肉,眼里顿时包上了一层水雾。
    “我刚回国,直接就往贵州赶……好想你……非常,非常想……”
    话音未落,泪立刻从眼眶里落了出来,李卓曜用周楚澜的掌心不住地蹭着自己的脸颊,泪水滴上去大半。。
    “我们……”
    没等他说完,周楚澜就把手从他的手里抽出来:“你不工作了?怎么直接到这来,台里那边怎么办?”
    “我来这也有公干。节目效果不错,很长尾,台里要拍一个介绍本地文化的衍生综艺,我先来踩点。”
    他喘着粗气,能看出来一身疲惫,身上背着一只很大的黑色单肩包,胸膛随着呼吸一起一伏。
    周楚澜长叹一口气,盯着他的脸问:“吃饭了吗?”
    李卓曜像是从这句问候中得到了莫大的鼓励,疲惫的眼睛泛起一点亮色。
    “没有……我从上午饿到现在,怕耽误时间,什么都没吃。”
    他小心翼翼地窥着周楚澜的神色,又说:“可以去你家吃饭吗?外面的饭我吃不惯。”
    周楚澜没说话,用铜锁把大门锁上,又从旁边推出自己的摩托车,伸长一双腿跨坐到摩托车上,从车筐里拿过头盔,递给李卓曜。
    “上车,把这个戴着。”
    他自己头上却再没有头盔了。李卓曜不由分说,把头盔端端正正戴在周楚澜的头上,又仔细系好带子。
    “你戴,我不需要。反正一会儿就到了。”
    “我在后座会紧紧抱着你的,不会摔倒的……”
    周楚澜没说话,示意他上车。李卓曜就坐到后面去,双手环抱着周楚澜的腰,把头亲昵地靠在他的后背上,闭上眼,感受着他的温度。
    两人之间有半年多没见,又像是,距离上一次真正的相遇,已经过去了七八年。李卓曜又想哭了,泪水悄悄渗到周楚澜的外套上,在风里很快干掉。
    “坐好,要出发了。”
    周楚澜说。
    山野间的绿意在摩托车的飞驰中成了一抹绿色颜料。
    “我刚从你家上山来……听你爸说,你来这座民俗展览馆上班了?”
    “嗯。”
    “真好。我看上下山的路也都修通了,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跟之前真的是大变样了。”
    说到这个话题,李卓曜又高兴起来,声音带重新泛起一点喜悦,他抱着周楚澜的腰,侧头看着周围的风景。此时已经临近夜幕,天边还有夕阳,下山的路上一溜开起了民宿、小饭店、饰品店等,家家户户门前挂上了黄灯笼,很亮。
    “你知道吗。这些变化,就是我做电视节目的意义。”
    “世界也许不太好,但是我想,至少我可以让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变得更好一些。再小的角落,也是很多人的万家灯火。”
    李卓曜把脸贴在周楚澜的后背上,轻轻地说。
    “嗯。谢谢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
    “为了你……我做什么都愿意……”
    摩托车还在疾驰,李卓曜的这句话隔着头盔跟风,传到周楚澜的耳朵,像有温度。
    下山的距离并不长,十几分钟后他们就到了门口。周父正拿着扫帚在扫院子,看着李卓曜,立即迎过来,脸上的笑容开了花。
    “李导演?你怎么来了,真是稀客啊。”
    又推着周楚澜,“还不赶紧做饭,多做几个菜。”
    周楚澜进了厨房,周父拉着李卓曜在院子里的餐桌前坐下,便开始热情地拉家常。
    李卓曜环顾四周,大门跟墙都被重新粉刷过,几间房子看过去也整修过,就连摆在院中的餐桌餐椅,都变成了宽大的木质桌椅。还是摆在老地方,院中的那棵大榕树下。
    “叔叔,家里怎么样?我看房子都新了不少呢。”
    “好着哪。哎,多亏了你,相中我们这拍电视,旅游也搞起来了,村民的日子都变好了。阿澜也有工作了,就在山上的展览馆上班,工作他很喜欢,也不很累。我看顾着家里的加油站,游客多了,加油站的生意也好了。田地我们也不种了,承包出去给别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