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435节

作品:《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蔡邕抚琴——
    段颎站在城头指挥演戏;
    许劭的月旦评——
    何顒给他的毕业状游写下评语——
    济南国一座座被推倒的活人祠庙,百姓拍手称快——
    济北老百姓沿黄河南岸将他的船送出数十里——
    讨伐黄巾,从冀州回军路上的大雪纷飞——
    顿丘城内和百姓一起在月光下的换乐——
    数次给皇甫嵩下跪——
    父亲讲述他不得已贪腐经历时的哭泣——
    皇帝犒军时,一把握住他满是冻疮和血口的手,领他顿觉温暖…
    自此…
    曹操走完了他那“忠于汉室”的青年岁月。
    这…便是他的初心。
    便是他会渴望在墓碑上刻上“汉征西将军曹操之墓”的初衷与使命。
    但终归,天下不是他一手创立,也不能按照他想要的方法发展,他用少年、青年、壮年的前半成,都尝试着做一个“忠汉之人”,做一个治世之能臣。
    可…他陷入的却是屡次罢黜、无官可做,无世可救的怪圈,陷入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绝望。
    他所能做的…唯是继承,无论好的、坏的,还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他似乎只能继承?
    不…
    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打破”!
    打破这混乱的旧纲常,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建立一套全新的社会体系。
    可糟糕的是,他需要面临的是一个国不是国,家不是家的混乱时代。
    幸运的是,他以大魏的建立去拯救大汉帝国,消除不好的,打击坏的,建立公平、理想的大同社会…
    放眼这天下,放眼前后五百年?又有谁有这样的机会?
    从这里看,从这里想…
    他这一辈子值得了!
    值得了!
    唯独遗憾的,只是他用一种黑暗的方式去践行他的初衷。
    ——“吾…”
    那白绫上嘶哑的声音响起。
    后面的字眼更加嘶哑…
    ——“愿尽吾之毕生…成…成…”
    这是窒息下最后的呢喃。
    是属于魏王临别的寄语。
    ——“成帝之辅弼,国…国之栋梁!”
    不忘初心…
    曹操的这一死,践行的是他的初心,是他前半生的使命,也是他这一世的终点。
    ——吾愿尽吾之毕生,成帝之辅弼,国之栋梁!
    若他这一辈子…
    只有前半生,那该多好?
    若他这一辈子,只用前半生去践行,那…那或许后世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键盘史学家去喋喋不休、争论不止…
    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对他的功过是非去歌颂,去锐评,去悼念,去惋惜,去痛斥——
    …
    …
    昏黄的孤灯下——
    《孙子兵法》摆在左边,《春秋左传》捧在手心…
    关羽忽然一个哆嗦。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不,是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
    月的宁静,透过窗子洒下一片白芒——
    “父亲…”
    只见的关平匆匆的闯入此间。
    关羽见他十分惊惶的表情,不由得问道:“何事?”
    “是曹操…”关平吟出一声,然后迅速向前,附耳…在关羽的耳边言道什么。
    只见得关羽那原本眯起的丹凤眼,霍然瞪大,几乎是爆出一般。
    他那更古不变的面瘫脸,这一刻…也开始僵硬的抖动,抖的越发的厉害——
    他的心更是在这一刹那跳动不已。
    砰——
    砰——
    砰——
    终于,在良久的沉默过后,关羽那罕见沙哑的声音传出,一字一顿。
    “曹操?曹操他真的死了?”
    “死了?”
    浑身一个抖动,双腿一个踉跄,关羽整个人向一侧跌倒。
    关平连忙一把扶住…
    可关羽,还是有些恍惚。
    “曹操?他真的…真的死了?”
    …
    …
    第752章 关家逆子大结局(十四)
    这注定是黎明前的最后一夜——
    但很显然,天穹中…那微不足道的黑暗已经不足以再将光明遮掩。
    至少,如今的洛阳城,已是张灯结彩。
    虽非过年,但刘皇叔封王,北境收伏,胡虏尽灭,诸侯混战了几十年的大汉即将一统,百姓们盼了这么多年的乱世终章…
    总算…总算是盼到个头了。
    也正是因此…
    沔水山庄送来的炮竹大卖,今夜的洛阳,花纸满地,就像是守岁一般,满城欢庆。
    而这段时间,因为考虑到曹操的身份与处境,他的饭食均是刘备亲自安排的,是交由信任的厨子烹煮,然后由最忠诚的白耳卫送出。
    这些白耳卫士五人一队,盔甲上那白色的鸟羽兽毛显得极为惹眼——
    只不过,今天给魏王宫送夜宵的白耳卫中,却多了几个人影。
    是灵雎、马超、张方——
    他们,一个是鹦鹉的女主人,一个是大汉的将军,一个是卧底敌后,立下大功之人。
    再加上,直接参与统御白耳卫的法正,也曾暗中部署过。
    便是为此…
    他们此番混入这送饭食的队伍中,带着杀意,悄无声息,却没有一人察觉。
    不过,比起今夜的洛阳城,比起那繁华的烟花炮竹所在…
    这支白耳卫队走过的地方注定低调与阴暗。
    特别是那曾经魏王宫城的城墙…沉沉压下来的感觉,是大片大片幽黑的阴影。
    巨大的尖叫声,便是来自于这阴影。
    快的犹如无影的旋风。
    还没有等到白耳卫送来饭食,也没等到灵雎、张方、马超出手。
    那冷清的魏王宫殿中,那向曹操通传的小黄门已经尖叫出声。
    没有知道,魏王曹操的寿宴过后,这里发生了什么?
    也没有人知道,曹操的死?是因为那夺命的寒光?还是凛冽的杀机与暗箭?
    白绫脱落——
    曹操的尸首重重地落下,因为白绫的勒扯,他的眼睛闭合,面部因为血液沉淀在脚步而显得极致的苍白,舌头因为喉头受压而稍微前推,这是很明显与突出死状…
    但整个面颊…却是十分的平静。
    绝没有半点剧烈挣扎后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