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作品:《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

    可偏偏苏明若就是在冬天还未完全离开的时候发动了进攻,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猛攻,半点情面不留!
    于是在谢容收到五皇子送上的晋国春耕完美结束,并没有因为抽调了大量青壮进行战争而耽误春耕的奏折的时候,同时送上的还有苏明若斩杀徐怀的战报。
    谢容看着战报上书写的始末不由笑道:“她还是一贯的出人意料,不过这样也很好。”
    一旁在葛承英离开后接替入南阁的苏敬言道:“她从小就爱胡闹,这性子怕是难改了。”
    “这怎么能叫胡闹呢,”谢容把战报递给苏敬言:“你也看看。”
    苏敬言瞧着前头说的事情都挺正常,直到最后,苏明若竟然简笔画了个自己干掉徐怀之后新近占领的城池,道:“容儿,我的聘礼更丰厚啦!”
    苏敬言:“……”
    他不由抬头看向谢容,就见对方眉眼含笑,似乎是很开心的样子。
    ……所以你到底是笑打胜仗了还是笑明若又给你赚了笔聘礼?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再断更下去,今年就写不完了……所以接下来会正常更新啦如果我做不到,你们就拿这句话把我头打飞_(:3∠)_
    第134章 第 134 章
    晋国在前线的表现精彩, 受益的却不仅仅是晋国。
    龙脊山的战线与燕梁的战场相互呼应, 当龙脊山出现重大变故的时候,燕国抓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要说起来, 此时的燕国是非常喜欢晋国的。
    不为其他。
    苏穆的目标太大, 太吸引人,至少在表面上来看,梁国一定更想要击败苏穆。
    只要苏穆败了, 谁都得掂量一下吧?
    结果苏穆年纪是不小了, 可偏偏还挺活力,居然硬生生把梁国继罗宁之后的两大军事支柱全部坑在了手里。
    这下燕国开心啦!
    没了邓灵彰和范玉泉,梁帝整日内心惶惶,非常害怕第二天一觉睡醒燕国与晋国的军队就兵临雍城了。
    就在梁国被这巨大的变故打击到懵逼的时候, 燕国抓住机会在梁国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块肉来。
    两天之内将战线推进了四百多里, 这几乎就是一路骑马狂奔的状态了。
    一般来说, 如此快速的推进,就算骑兵还有力气, 步兵也不行, 何况是带有粮草辎重的后勤部队了,这显然会将整个队伍拉散。
    作为自家主场, 此时正是梁国反击的最好时机。
    轻敌冒进这个词几乎就是为了此时的燕国量身定做的。
    可令人惊讶的是, 直到苏明若斩杀徐怀的战报送到谢容的桌子上, 梁国也没能组织起像样的反击。
    不过他们倒是组织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求和。
    是的,这回梁帝是真的要求和了。
    在梁帝的心中,邓灵彰和范玉泉已经是两个死人, 哪怕朝中武官们不断要求前去救援,梁帝都充耳不闻。
    他觉得这是救不回来的。
    除非罗宁复生,否则梁国哪里还有能够抗衡苏穆的人物呢。
    苏穆这次的行动看起来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计谋,但这其中需要调动协调的人员何止数十万,大到总体的战略布局,小到一支数十人的小队伍什么时候该出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这一切都容不得丝毫错误。
    由于战场混乱,消息传递也变得困难,在这种时候还能调动几十万人,做出如此精密且分毫不差的安排,让邓灵彰和范玉泉两人几乎无法发现任何不对劲,连一点怀疑都没有,就那么一头栽了进去。
    梁帝觉得,就连老天爷都是帮着晋国的,否则怎么就让苏穆生在了晋国呢?
    梁国好不容易有个罗宁,却还早早的死掉了。
    果然是上天不公。
    但这会儿埋怨老天爷没啥用,梁帝盘算了一下觉得自己想要打赢是肯定不可能了,甚至继续打下去就是个亡国的下场。
    停战。
    必须停战!
    于是就在燕国拓地四百余里的消息传到雍城的当天,雍城派出了两支庞大的外交队伍。
    一支去往燕国平京,一支去往晋国中都。
    等这支队伍跨越纷乱的战线和遥远的路途终于到达中都的时候,已经二十多天过去了。
    来中都的还是晋国人熟悉的面孔方应。
    这二十多天已经是方应日夜兼程,尽全力赶路的结果了。
    战争一旦打起来,很多原本便捷的路线就都不能走,比如龙望江,很多渡口全部被前线军队征用,旁人要用,要么绕远路去下一个渡口,要么就只能排队等,运气不好的话,排个七八天甚至十来天都是有可能的。
    好在方应不走大型货物,倒是勉勉强强过了河。
    方应到达中都的时候,发现和已经全城戒严的雍城比起来,中都的气氛还算缓和,几乎感受不到太多战争的氛围,尤其对于城中百姓来说,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再想想一路走来晋国农田里那青翠的绿色,方应知道,这才是两国真正的差距。
    战争的胜负有一半是在战场上分出的,还有一半是在后方分出的,对比晋国一派繁华的生机,原本最繁华的梁国反而显得荒凉了。
    前线部队的损失需要大量抽调后方劳动力补充,而只经过了粗糙训练便走上战场的军队损失更快,于是就需要更多的人员。
    这是个恶性循环。
    方应心中不甘,但他知道,无论梁帝是从何种角度考虑这件事情,至少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对的。
    梁国必须停战。
    在晋国与燕国的合力之下,梁国根本没有生机。
    虽然谢容本人并没有停战的打算,但他还是接见了方应。
    其实在外界的传言当中谢容是个相当幸运的人。
    就在晋国出现巨大变动的时候,他却好运的因为得到了英国公嫡女的喜爱,而成为了晋国的皇帝。
    至少梁国官场的很多传言里是这么说的。
    谢容的母亲死得早,死后建武帝也没给很高的位置,可见是既没有好家世,也不算受宠的,直到谢容登基之后才给追封了一下。
    当然,这么说其实也意味着谢容压根没啥母族势力可以依靠。
    一个即不得皇帝宠爱,又没有母族支持的皇子,最后居然在那样的变乱之后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要说没英国公府的支持谁都不信。
    没英国公府的支持,谢容早就得完蛋啦!
    有些人就是这么传言的。
    说起来当初谢容与苏明若的事情定下的时候,就算是晋国本国也少有觉得苏明若高攀的,反倒是觉得谢容为了拉拢苏家可真是下功夫了。
    多亏了他那张好脸,哪怕出卖色相都比旁人来的方便呢。
    关于这一点要说谢容自己不知道,那也是扯淡,他很清楚各国的传言,但他并不十分在意。
    毕竟,他位子不稳的时候,可多亏了这些传言,才让不少人小瞧了他,最后被他轻松解决。
    如今方应来见,谢容依旧如同多年前一样,看起来十分温和,他礼貌的询问方应的诉求,在听到方应转达的梁帝希望梁国停战的意思的之后,谢容带着可亲的笑容问道:“那么梁国打算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来呢?”
    这几乎就是直白的询问你能给出什么好处了。
    干了这么多年的梁国外交使臣,方应对这种程度的屈辱早已可以做到淡然处之了,他平静的答道:“梁国完全承认现状,并且愿意维持稳定,另外,为表达诚意,梁国愿将饶北十五城送予晋国。”
    饶北是指梁国清饶以北,到章南章北的十几座城池。
    这也是目前苏明若的主攻方向。
    但谢容知道,梁国真正的甜头并不是这十几座城池,这十几座城池只能算个小甜品,真正动人心的还是那句承认现状。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尤其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很对时候在结果中会出现维持现状,维持稳定之类的话,实际上就是强国打了弱国之后,拉架的来说‘行啦行啦,到此为止,谁也别再打谁啦’,这话说着好听,实际上就是维持了强国已经掠夺到手的利益。
    这仅仅是维持现状。
    如果说梁国承认现状的话,谢容明白,梁帝这是说,被晋国占领的土地他不要了,从今以后那里不再是被晋国强占走的地盘,而是承认那完全就是属于晋国的。
    自然,所谓的维持未定,也代表梁帝绝不会再想要收回这些地方了。
    谢容道:“除此之外,梁国就没有其他的话要说了吗?”
    方应道:“不知晋帝以为如何?”
    谢容道:“这一战晋国动用了几十万精锐,又打了这么久,晋国国内亦是疲乏,若就此退兵,恐怕朕也难以向将士们交代,不若就由梁国支付此次军资,以为诚意,如何?”
    方应猛地抬头,声音虽然努力平静,却还是显得压抑:“这样的要求未免太过分了!”
    谢容一笑,更显温柔和亲:“难道梁帝一定要晋国的将士们亲自去雍城取吗?”
    这温柔的话语竟是赤。裸。裸的威胁要将梁国灭国!
    方应不知道谢容是真的不通谈判礼节还是本就没打算给梁国留什么面子,不过这两者都没差,因为如今的晋国不需要对梁国讲究任何礼节,他们就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一定要和对方讲礼节,讲道理,讲规则,这很多时候是弱者的期望,因为这是他们所剩不多的可以依靠的资本。
    晋国不需要这个。
    就算方应觉得谢容无礼又怎样呢?他难道还敢指责谢容不成。
    换句话说,就算他指责了谢容,也在争辩中获得了胜利,那对梁国的现状又有什么帮助呢?
    这么想着,方应换了个语气道:“世人皆知晋国的军饷为各国最高,如今梁国外患不断,实在无力支付,不过若是晋国愿意的话,梁国愿以后与晋国互通有无,且晋国商队进出梁国不收取任何关税路税。”
    这话倒是让谢容有些心动。
    这一条能给晋国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但谢容到底也没立刻答应,甚至没有承诺暂缓前线战事,仅仅是表示可以考虑一下。
    虽然听起来确实像是糊弄人的话,但谢容这次并没有打算真的糊弄人,他想了想,在两天之后回复方应,表示停战不是晋国一国的事情,因此他想邀请梁帝与燕帝一起赴宴,地点就定在大泽。
    ……虽然这地方对于梁帝来说遥远了些,但对燕晋两国来说却都靠近自家,还算是安全的。
    方应听到这样的答复知道谢容此时有心协调各国,虽然不知最终结果对梁国是好是坏,但至少晋国愿意协调,这本身就是一个希望了,因此连忙将消息传回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