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页
作品:《穿书之这都是命啊》 两厢情愿的事儿,办完了也就得了,没谁说做个好事捐个钱还非得赠送一场热泪盈眶的大戏吧。所以杜笑笑并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但如果非要较真儿,她想了想,也许这还真的可以算是没人情味儿的一种表现。
都什么,杜笑笑一直到穿越之前都没弄明白,因为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这哥们儿就一脑门磕到了桌子上,睡过去人事不知了,而这顿饭之后的第二天,这人也就消失在她的生活里,再没出现过。
这一顿饭吃到最后,杜笑笑除了一杯酒以外再没有吃下一粒米,听到的抱怨倒是足够多,虽然很多话听起来前言不搭后语,但对方的观点还是值得思考的。杜笑笑也是从这之后才认真的反思了自己是否真的天性凉薄这件事,但结论是,这句话百分之八十是正确的,为什么是百分之八十呢?因为她的凉薄是有选择性的,至少对于养父和她未曾谋面的养母和妹妹,还有那个捡塔灰孤儿院的院长阿姨,她还是很走心的,但是对于其他人,对不起,她真的没有那么丰富的感情。
沉浸在回忆里的时间稍微长了点儿,杜笑笑没注意到,自己刚刚那句话给身边的这个男人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以至于对方在她走神忆往昔的时候一直都没能做出什么反应来,只是一直定定的看着她,眼睛却越来越亮,越来越亮,好像里面已经燃起了滔天大火一样。所以等杜笑笑回了神又一次看过去时,被对方吓了一跳,她下意识关切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么?”
第520章
在大景朝落户并不难,这和之前的连年征战有关,因为常年的战乱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灾害并瘟疫,百姓们很多成了难民,城镇人口严重流失,不说十室九空,也差不多。
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皇帝就出了招民告示,号召百姓们回归故乡,重建家园。而且为了鼓励百姓的积极性,更是推出了包括减免税赋,鼓励农桑等惠民的一些政策,政策覆盖面很广,其中就有一条关于简化户籍落定手续的政策,政策规定,凡欲落户镇县的,只需要找到当地一户居民作保,并提供一两银子的保证金,即可落户当地。如果在当地有房屋地产或者店铺生意的,更可以将亲属迁入。这政策,其实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百姓们,拖家带口的在同一处定居,这样,也可以使得百姓们更加安定。
由此,杜笑笑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落下来,但她现在却有些纠结。纠结什么呢?纠结落户的个数。
按照正常来讲,她和逸安相依为命,当然只需要落两个户籍即可,但是,这样一来,却不是很方便。不方便在哪呢?在于她是个女的,且不说一旦落户的话她的性别一定暴露,到时候要跟霍氏兄弟如何解释。
别问她为什么落户不瞒着霍氏兄弟,他们一起到这个镇子,办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一起去的,那么,这件事情当然就瞒不过去,而且霍氏兄弟是有户籍的,他们只需要迁入,就是把户籍在当地官府落档,这样的操作,肯定是要比她和逸安完全黑户补办的简单的多,所以,这就是说,霍氏兄弟有很大可能是会一直陪在她身边一起办的。
但是这却不是她纠结的点,霍氏兄弟虽然与她关系不错,但到底不到影响她决定的地步,她是男是女,并不会改变什么,或者说,她不需要跟这两人交代。
她纠结的是如果她只落下一个女子的户籍的话,以后在外行走是很不方便的,大景朝是个被架空的朝代,男女大防也许并不像真实的古代那么严重,女性也是可以出门上街,抛头露面的,但是,这仅限于生活中,一旦涉及到正式的营生,比如说要经商读书,女子就不能参与了,必须是要有男人出面的。
杜笑笑和逸安现在在这凤凰镇安家落户了,以后的生活必然是要有营生的,总不可能坐吃山空,虽然说当初杜老太留下的一千两其实还剩下大半,只他们两个花的话如果省吃俭用其实也够对付一辈子了,毕竟他们所在的地方消费真的不高,有些百姓,也许一家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
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钱这种东西,总是有备无患的,不说别的,杜笑笑是肯定会供逸安去读书的,不说一旦逸安读成了之后,万一进入官场,上下打点,买房置地等等等等需要的钱数无法估量。即使不是这样,只说他高兴读个十年二十年的,这束脩书籍,笔墨纸砚,都是大花销。
有人说,哪有这样的,如果读个三五年读不出来,干脆就改行啦,怎么可能读个十年二十年?但其实,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现状下,别说二十年,三五十年的也不少啊,一般来讲,只要家里有条件,没有谁会愿意主动放弃科考的,毕竟,不说赚多少钱,只说社会地位来讲,士农工商,士大夫是排在第一位的,成为一个官员,是改变一个家族命运和以后所处阶层的最直接的办法。
所以,即使为了刘妈妈,杜笑笑也要保证,逸安能有一个安心读书的环境,只要他想读,他就能读,所以,她得赚钱。
她要赚钱,就要有一个身份,这身份得是个男人,还不能是杜逸安,因为逸安是要考科举的,大景朝虽然对商家子弟是比较宽容的,允许商人子弟科考,但本人经商仍然是不允许的,也就是说,杜逸安可以有很多经商的亲戚,但自己不能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