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思儿心切
作品:《拐个王爷去种田》 “谢谢皇祖母的记挂,渊儿一切安好,娶妻的事情不急。”君璟渊应声道,其实他早就受到了君璟璃的影响,也想找一个和他意投意合的女子成亲,过上神仙眷侣般的日子。
难得打开了话题,太后自然想问一问君璟渊的择偶标准了,笑问:“不知渊儿想找怎么样的女子为妻?”
“品德贤淑自然不用说,渊儿想找一个懂我的女子,不然宁可不娶。”君璟渊细细地思考了一番,很郑重地答道,这可引起了太后的注意了,她皱起眉毛在重复着一个词:“懂你?”
“对,就是懂我,知道我在想些什么?容易理解我的所想,和她在一起很轻松,也很自在。”君璟渊的脑海里呈现出的竟然是君璟璃和云洛在一起时的画面,他心里一直向往的就是像他们这样的爱情了。
太后蒙圈了,她活了差不多一辈子了,从来不曾拥有过这样的一个人,能懂她,理解她,是不是她活得太失败了?
连她也不禁开始怀疑起来:“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吗?”
君璟璃脱口而出:“当然有,像三哥和云洛姑娘,他们在一起就很舒服很自在,就像朋友一样相处着,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且每一次三哥都觉得很幸福,还会不时找着机会想和云洛偶遇,事实上,都是三哥情不自禁去做这些事情的。”
本来激情万丈说完这些话,想和太后分享一下他的心得,突然转头一想,似乎哪里不对,等他回过神来,一切都来不及了,他已经把君璟璃和云洛感情出卖了,刚才他还在答应着要替太后去拆散他们的好事,却因太后一句关切的话语忘记了自己的立场了。
真是该死,君璟渊在心里诅咒了千万遍自己,他简直就是一头猪呀!哪里有这样坑兄弟的呢?要是君璟璃知道这些事情,一定要把他给宰了吃了。
太后的神情越来越凝重,她当然知道这是君璟渊无意中说出来的话,却句句如实,她万万没有想到君璟璃和云洛之间的感情已经深到这一个程度了。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话,太后一定会选择祝福他们,而且会给他们办一场盛大的婚礼,亲自祝福他们,然而,君璟璃和云洛都是她的孙辈,就算她还没有向世人公布云华大人的身份,这等会造成乱伦的事情她一定不会同意的。
“只是可惜了,他们都是哀家的孙辈,自然不能在一起,渊儿,你不是答应过哀家,一定会让他们各就各位,再也没有瓜葛了的吗?你怎么倒是羡慕起他们的感情来了?如实告诉哀家,你一定是忽悠我来的吧?”
太后开始质疑了起来,君璟渊只能诅咒自己的愚蠢来了,事已至此,他也不想再隐瞒什么来了,他上前拱了拱手,开始替君璟璃和云洛求起情来了:“皇祖母,渊儿觉得你认亲这事太过于草率,怎么可以凭着一颗痣就能认亲了呢?好歹也要来一个滴血认亲吧?”
“什么?滴血认亲?这不是戏文中说的办法吗?你觉得这可信吗?”太后呛声道,还是头一回听到有人对她的判断提出质疑,心里颇为不痛快。
君璟渊似乎不死心,想努力替三哥说几句公道话,就算一点作用也没有,起码争取过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皇祖母,戏文中所说的滴血认亲也许你不会相信,但是血浓于水的道理是错不了的,,如果说三哥和云洛姑娘真的是堂兄妹的话,他们的相貌应该要有相似之处才对,可是他们一点也不相像,而且当年小王爷弄丢的事情都有几十年了,要查起来很难,除非能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太后顿时泄了气,如果能找到当年抱小王爷的棉袄还有小铃铛的话,事情就会有八九分的眉目了,两件信物同时出现的几率完全可以印证谁是小王爷的身份。
“不是没有信物,有,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哀家也在寻找当中,不会放过任何一点线索,如果找不到的话,他脖子上的红痣就是最好的证物了,哀家的小王爷当年就是长着一颗红痣,也在那一个位置,哀家不敢忘记。”
说到最后,她流下了两行浑泪,一点太后的架子也没有,仅是一个思念儿子的母亲。
君璟渊见状,也被感动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太后思子心切掉眼泪,他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印象中的太后都是高高在上,让人不敢亲近,直到她的年纪越来越大,才对孙辈宽容不少。
伤心落泪了一会儿,太后突然想起还有一个君璟渊在呢?她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恢复了往日的理智,吩咐君璟渊几件事情:“渊儿,哀家还有几件事情要你亲自去办。”
“渊儿悉听命令。”
“云华大人是哀家当年弄丢了的小王爷一事暂时保密,不宜向外声张,免得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你要封锁一切相关的信息,不能泄露出去,哀家已经要求云家这样做了的。”
君璟渊点头同意,办这事一点难度也没有,假装不知道有这事发生就成了。
随后,太后有些为难地开口道:“现在哀家最为头疼的就是云洛姑娘的婚事了,照理说,她已经是哀家的孙女了,作为皇祖母,哀家应该要好好关心她的终身大事,她的年纪也到了适婚年龄了,要是觅得一如意郎君,这一辈子哀家也不欠她什么了。”
“什么?”君璟渊惊呼了起来,刚才还觉得皇祖母因思念小王爷掉的几滴眼泪挺感人的,突然听到她要为云洛张罗婚事,他心里瞬间没有好感了。
如果君璟璃知道这事一定会疯了不可,云洛就像他的半条命,他怎么可能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即使现在他们被戴上党兄妹的关系,但是他们从来不曾相信过,一直在寻找着有力的证据去推翻这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