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作品:《少年倾国》 没有人会对一个六岁大的孩子设防,即便生性多疑如李烑也是一样。
十余年来我在李烑身边长大,日复一日专心读着圣贤书,做他最为忠心耿耿的义子,与爹亦相见得不多;
父子间的情谊本就不算深厚,以至于到后来,爹见我也只是客客气气地点一点头,仿佛他当真只是个与我无关的恭宁伯。
我知晓爹是不想我再被卷入这些上一辈的恩怨纠葛,李烑也好李燝也罢,只想带着我和日渐长大的弟弟逃之夭夭,去做市井间最为恬淡寻常的一家三口,却不想这等消极的念头却令我更加痛恨他的软弱。
这些年来我也曾试探般问过李烑赐死娘亲的缘由,他曾在某日喝酒时模糊地道了两句,说是当年孟惜潭为了陷害后宫中某位正得宠的美人,便亲手缢死了自己本就虚弱的皇子栽赃陷害于她,他为了不至于让这等骇人听闻的丑事惊动天下,更为了保全骁定将军的名节,才教那若干后妃一同给她陪了葬。
彼时李烑醉得昏沉,孰不知我早已看着他咬紧了牙关。
那样柔心弱骨、温婉贤良的娘亲,曾经每晚都会无比爱怜地哄我入睡的娘亲,却被他诬蔑成了为争宠而不择手段、甚至毒害亲儿的恶妇;这笔账,我定要他日后来偿还。
我不会像苟且偷安的爹一样轻易地放下这仇恨;更何况男子汉大丈夫,也定要做个青史留名的贤士才行。
我不但要李烑这个狗皇帝给娘偿命,还要看着小侯爷亲手被我捧到那个位子上,在我的辅佐下重振这李氏江山。
我考入翰林,被李烑擢升为吏部考功司主事的第二年,那个作为恭宁伯世子长大的孩子也被他封了侯。两人平日里鲜少能有交集,我也只是远远地看过几次小侯爷,心下知晓这无论是我的弟弟,还是李燝那位幸免于难的世子,都是我要侍奉终生的人。
我的命被拴在他身上,这辈子也挣脱不得。
远在西域哈密,爹与萧璞偶尔会互通些书信,我也因此结识了萧大人的幺子安沐里,知晓这是位天纵奇才的胡血少年,这之后便与他成了无话不谈的笔友,自然也将自己的复仇计划以及雄心壮志告诉了他。
时机既到,安沐里便随着萧璞风风火火归了京,摇身一变成了萧郎萧浓情。
我与萧浓情互通书信十年,本都是彼此唯一知根知底的友人,他回京后,也着实称兄道弟了一段时日;本以为只消慢慢按着原先的筹划来走,便不会再出什么差池。
直到他春闱过后,为了尽快在这京中立足,下定决心去招惹了小侯爷。
小侯爷自小见惯了温软顺从的中原美人,哪抵得过他这般胡血美人的辛辣攻势,一早就情不自禁地被他引诱了去,看得我心中后悔不迭;早知如此,还不如我先他一步去挑了于情爱之事尚且懵懂的小主子,而他若能喜欢我,之后还能更省事些。
从花想楼那晚的试探来看,小侯爷确乎是只需有人推一把,便会很快沦陷的纯情小少年,被我压制在雅座间时那一双大而圆的星眸也惊愕无比地睁着,身躯虽也在微微颤抖,却好似对这般陌生的情潮很是好奇。
多年后我也曾想过,若那晚我当真佯装不知,就那么抱着怀里的软玉温香亲了下去,比萧浓情更早一步与他拉扯不清,兴许也就没有日后那么多恩恩怨怨的波澜了。
只是彼时我虽不满萧浓情自作主张去亲近小侯爷,在花想楼也隐隐出言挑拨过,却并未真正将此事放在心上。
无论小侯爷的亲父是李烑还是李燝,钟情之人是我还是萧浓情,只要能被我们牢牢握住,便绝不会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而他性子不稳,又多年来被李烑和爹娇宠得太过天真,知道得太多亦没什么好处,还不若就这么看着他和萧浓情纠缠下去,在黄袍加身前度过这段烂漫无忧的岁月。
只是萧浓情此人虽少年老成,心机深沉,却还是被萧大人在那鱼龙混杂的西域王庭保护得太过周全,于情爱之事上不甚开窍,更是单纯得近乎于匪夷所思。
不然也绝无可能一面被小侯爷扮成的姑娘家耍得团团转,一面又在挣扎着该如何在心有所属的情况下去断小侯爷本尊的袖;若非他当真跟我道出了自己的苦恼,我倒还以为他只是迟钝而已。
他不通情/欲,自然不懂那些青楼的姐姐妹妹平日里是在图他什么,办完案后便跟我说要去和她们道别,而我也悠闲地跟了过去,只挑着眉在隔壁的雅间等着看他笑话。
看到萧浓情果不其然地被那些个女中豪杰下了药,狼狈不堪地推开她们逃出去后,我便领着方才查抄了市舶使的一众武官慢悠悠地跟上去;见他已是被花街打手围堵在了巷口,便极好笑似的叹了口气。
刚想要替他解围,却见他慌不择路地一头撞进一个路过巷口的行人怀中,微眯了眼睛定神看过去,竟是方解了禁足令的小侯爷同他的酒友。
小侯爷我虽然熟悉,可他身边的那位御史公子崇睿却并未打过交道,只知晓两人是情同手足的发小,现下看来,也应是当日与他一同扮作女儿家,夜闯花想楼的那个蓝衣姑娘了。
先前我从未在意过这个少年,也只将他看成是小侯爷的附庸,不曾想到这位御史公子武功竟十分了得,主动为那两人引开了一众打手不提,折了根树枝就与这些手执利器的夯汉打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