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作品:《当攻穿成农家媳

    几百人一起回话,又有回音传出,那声势足够浩大。
    方天林不管众人怎么想的,他只要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就算达成目标。口号谁都能喊,最终还是要靠事实来说话,他可没指望说两句对未来的展望就能让众人为沈家肝脑涂地。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平白得到,想要过上富裕的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首要一个便是减小内耗。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摒弃成见,不要相互之间使绊子,私下有龃龉的,能过就过,实在无法和平相处,就往上报,管事们会将你们隔开,无论是住所还是工作,远香近臭,离远了,自然纷争就少,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是!”
    ……
    动员教育落幕后,沈家河跟方天林并肩而行,他对方才自家媳妇那番言论半信半疑:“你刚才说的,他们真能做到?”
    “怎么可能?”方天林侧头笑眯眯地说道,“人只要还存在私心,就不可能拧成一股绳,我这么做,最多就是让绳子更粗壮一点,粗一点是一点,不是吗?”
    “嗯,是这个理。”沈家河表示赞同。和方天林生活这么长时间,他也明了,既然私心不可能消灭,那纷争自然会一直相随。他们作为沈家掌舵人,要做的就是把控好方向,尽量减少内耗,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采取制衡手段。这是最后的无奈之举,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沈家对手下势力的掌控力减弱到了一定程度。
    抛开这个恼人的话题,沈家河眼底闪过一道亮光,真心赞道:“你今天说得真好!”
    方天林笑而不语,上辈子听领导讲话听多了,依样画葫芦也不算多难的事。演讲吗,只要稿子写得好,能放得开,嗓音合适,临场发挥不失常,基本就算合格,再加把劲,具备煽动力也不难。
    最主要还是听众见识少,太过容易被说动,方天林这次讲课之行才能如此顺利。
    第138章
    方天林亲自出马的这次说讲,旨在调动众人干活的积极性,以及种下一粒与沈家共荣辱的种子,静待以后发芽壮大,并没有一上来就大谈特谈他们该怎么怎么做。
    剩下那些就是水磨工夫,需要打持久战。
    人都有从众心理,若周围大家都持相反的观念,在这种环境之下,即便余下那一小部分人观点才是正确的,他们中多半人也很难坚持己见,被同化或者无奈融入大众之中是早晚的事,只有那些心志极为坚定之人才无惧于此。
    显然,在民智还未开的靖朝,这种有大毅力者不是没有,但他们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眼界太小,见识不足。这样的人太好忽悠,随便弄出一些他们难以理解的事物,就能把他们说晕过去,尤其是那些底层民众,更容易被带进沟里,靠他们自己,很难走出来。
    这里鬼神之说盛行,这个大仙,那个大神,类似的神仙不要太多,方天林不介意为众人塑造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信仰。
    光心灵慰藉就能让他们虔诚为信仰奉献一辈子,沈家物质精神双管齐下,要还干不过神婆神汉,方天林觉得他可以滚回娘肚子里重新投胎了。
    有些事情,光说没用,说得再天花乱坠,大家也只当个乐子听,面上应得好,心里指不定怎么想,沈家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在靖朝说男女平等,那是吃饱了撑的,方天林当然不会这么干,他只不过逐步推出几项小政策,女性地位自然而然便上涨,还是那种不为人察觉,没有引起男人警觉的温和方式。
    思想教育这点自是不必深谈,它的厉害之处想必不少人都领略过,这种大杀器自然要大力运用。
    男人除了体力上比女人强不少之外,其他方面两者并不存在明显区别,光允许女性参与各项工作,并且按劳分配这点,女性地位就会慢慢提升。
    当然,想要一蹴而就那不可能,方天林也没想过这样。他都为女性铺路了,要是她们还不赶紧抓住机会顺杆子上,那他也没辙,他不可能硬逼,实在不行,就把那些有才的女性单独提溜出来,免得她们受制于家人。
    女性地位有所改善,那些出嫁的男子同样也因此而受益,当然,这种改变目前还非常微弱。没分家前,钱财都把在长辈手中,儿子媳妇们赚再多,也得交公,但赚的钱多了,就算只是过个手,底气也足不是吗?
    眼看众人已经习惯每隔几天就去广场上听一次课,方天林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炸得大家都目瞪口呆。
    “孩子爹,东家说得都是真的?”
    “杏儿娘,你没听错,是真的,真的!”刚过而立之年没多久的中年汉子一脸激动。
    他家一连生了五个女娃,就没个男丁承继香火,到他这个年纪,夫妻两个也歇了这份心思,只想好好培养立住的三个闺女,可能的话就招一个上门女婿,也好有人为他们养老送终。
    可两人总放不下这个心,他们在世时,还能看着点,女婿再糟糕也蹦不到天上去,可要等他们都过身,这个家还是不是他们家,就不好说了,没准辛苦打拼下的家业转眼就变成女婿家产。
    这种事并不少见,两人每每想到这些,就打心底犯嘀咕,唯一的办法便是教导招婿的女儿性子强悍一些,只是这谈何容易?
    他们也不能光为自己着想,而半点不顾女儿。这要是招不到合适的上门女婿,最终全要嫁出去,过刚的性子进了婆家那可是大忌,怎么把握好这个度,对于没多少见识的两夫妻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们。两人完全就是凭本能在教孩子,还得避着父母行事,难度进一步加大。
    现在好了,沈家开的书院要把所有十六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娃子都招进去,还男女不限,这对两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不用整天在家里干活,自家闺女就能少受一些长辈的影响。整天被人骂赔钱货之类,他们作为父母听了都难受得紧,更不用说自家闺女。要不是他们后来意识到不对,背地里常常为闺女打气,自家娃怕是早就养成软弱可欺的性子,这样别说当家,就算嫁人也只有受欺负的份。
    去书院不但能学到知识,还能远离家人不合适的言传身教,两夫妻真是求之不得。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不大满意,连个女娃子都能上学,还怎么凸显生了诸多男丁的媳妇乃至他们一整家的地位?
    可惜,再不满,他们也得憋着,沈家两位爷下的命令可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他们最多背地里发泄一下情绪,当面谁也不敢质疑东家的做法。
    方天林当初雇人的时候就曾说过,他会办一所学堂,各家孩子人人都有份。这种好事,大家自然不会往外推,一个个都乐呵呵地接受,他们会跟沈家人进荒谷,未尝没有这个缘故。
    众人想当然地以为,学堂只收男娃子,哪知竟是连女娃子也包含在内,这就大出众人意料。
    丫头都上学去了,家里诸多活计谁来干?最不乐意的便是当家阿奶。媳妇要赚钱,让他们带孩子,做饭洗衣喂牲口,沈家下发的活计就得留一部分到晚上做,这不但费眼神,还费灯油,那可都是钱!要想两不误,这还不得他们亲自上?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了,他们怎么那么苦命,到老还要操劳这些?
    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直接留一两个媳妇专门做这些就行,问题是有几个婆婆舍得明明能到手的钱从他们面前飞走?
    方天林招的人,里面或许有那么一两个不怎么勤劳,但每一家总体上都很能吃苦,那些惯会偷奸耍滑,好吃懒做之人,早在选人之际就被刷下去。这才是这些当婆婆的烦恼的根源,懒人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就行了,哪会在乎这些?
    现在众人普遍日子过得比以往好,至少不用担心因年景太差而饿肚子,温饱满足了,攀比心自然也见长。其他人家吃好的穿好的,他们家却没有,这出去连说个话都不够响亮,要想有面子,只能自己稍微吃点苦。
    这种情况,方天林自然不会管,底下声音只要不闹到他面前,他就当没看见,书院如期开办。
    因着第一批孩子只极个别识字,所以最开始采取统一教学,之后再根据进度进行分班。
    甄选方法很简单,就是考试。理论知识就用书面考试检验,涉及到动手能力的,就进行实操。及格就过关,不及格便留级,到了十三岁,成绩要还实在没脸看,那便自动转去学手艺,个别学生成绩过于糟糕,甚至可以酌情考虑,让他们提早进入这一步。
    这样的考试每半年一次,聪明好学的学生很快就能凸显出来,笨的懒的逐渐被淘汰。这听起来似乎很残酷,却是没办法的事,方天林急需人才,他不可能像上辈子国家那样施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学生不管聪明过人,还是愚笨不堪,都能学满九年,他等不起,以最快速度筛选人才才是他想要的。
    靖朝大户人家特别讲究男女有别,在农家规矩则要宽松一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平日里说几句话也没人说道。
    书院人手紧张,方天林不可能单独为女学生再开设一个学堂,男女一起上课,不过该有的规矩他也不好随便打破,男女各自分开几列,不要说男女同桌不可能出现,就连相邻的男女两桌之间,都隔开老大一段距离,课间交谈都得加大声音才成。
    书院中只有柯夫子这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先生,其他都是半路出家,对这些倒没太大反应,至少没有老夫子成天嚷嚷“败坏风气,成何体统!”这样的事情出现,着实让方天林省事不少。
    第一届学生不到百人,分成三个班教学,第一学期主教语文数学,其他自然科学以科普教程的方式进行教学,不求他们学明白,只求他们心中对这些要有一个概念。
    此外还开设一门体育课,和单纯锻炼身体不同,这门课会教授武技,成绩优异者有望被调入军校就读。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课也不能落下,没这门课镇着,以后的事变数太大,不说沈家河,就连方天林都不太放心。
    “阿父,二弟教体育,三弟教生物,那我呢?”沈璧不是沈璋,不会遇事便跳脚,但到底年岁还小,一听两个弟弟都分配到活干,就他没有,面上虽不显,行动上却还是显露出来他有些急了。
    “璧儿能做的事情很多啊,你想教什么?教语文的先生够了,其他诸如体育、劳技这类你都能胜任。”方天林俯下身体,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
    这些课程一周也就一两堂,既能让孩子们过一把当先生的瘾,又不至于耽误他们自己的学习,还不会劳累到他们,方天林跟沈家河一早就商量好,让他们尝试着当个小夫子。他家孩子这么聪慧,又有他们夫夫看着,两人完全不用担心自家儿子会把学生给教毁了。
    第139章
    沈璧想了想,体育有二弟,那他就选择劳技。他听阿父和爹爹说过,十三岁以下的学生,除了极少数成绩差到没边的人之外,其余暂时不会接触到各门手艺,那劳技课就是唯一一门锻炼动手能力的课程,又是他擅长的,教这个肯定很有成就感。嗯,就这么定了。
    对于大儿子的选择,方天林倒是没有任何意外。
    沈璧懂得比大多数师傅还多,工匠只专精一门手艺,沈璧不是,而且他会的很多东西,除了他们一家五口之外,这个世界的人恐怕想都不曾想过,更不用说亲眼见识一番。
    不光沈璧如此,其他两个儿子也存在类似问题。
    方天林跟沈家河两人决定逐渐放手,他们只要把好关,不要让孩子们把太过惹人眼的东西提前放出来,余下那些由他们自己高兴便成。儿子们过年就七岁,这个年纪该锻炼他们独立自主能力,免得小家伙们过于依赖他们两人,导致一直长不大。
    方天林目前最需要的是军工和生物医药科技人才,其他都要靠后一步。而这两者偏偏都是吞金大户,需要源源不断资金投入才行,尤其是后者,不说沈家,放眼全世界,都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完全照搬其他高等文明,会对以后发展留下隐患。
    方天林没打算这么做,其他国家他不清楚,至少靖朝无论是风俗,还是社会形态,以及群体信仰之类,都跟他上辈子所属国家古代历史极为相似,就算到了现代,很多文化习俗依旧传承下来。
    方天林对他所在这个族类有感情,他不可能任意胡来。再说,他媳妇是土生土长的靖朝人,孩子们算是跨越时空的混血,也流着炎黄子孙的血,光这一条就足够他谨慎做决定。
    方天林没想过舍弃中医药,即便这一门学问到了现代都还没有研究透彻,被西医挤兑得只剩下狭小的生存空间。
    上辈子中医被说成是一门经验医学,不少人甚至对此嗤之以鼻,完全不信。但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弄不明白原理,就变成谬论。中医能治病救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并非胡编乱造,要不然,为何能在上辈子传承几千年而从未曾断绝?总不可能那么多代人都是睁眼瞎,这么容易上当受骗?
    中医无法被人深度解读,方天林反而觉得它更有发展前途。现代科技比靖朝要发达许多,都拿不出成套能令人信服的中医理论,这说明什么?别的方天林不好断言,至少证明中医比西医更深奥。
    中医流传几千年,还是只能根据经验施救,而西医体系发展才多长时间,便有成套理论出现,两者之间……呵呵,要是彻底弄明白中医原理,想必在医学上能前进一大步。
    方天林的推断,似乎能在乾元族传承中的医药科技上得到验证。乾元族医学更偏向西医,但少部分自然药品却都药效极佳,能对症治疗不少疑难杂症,可惜中医对药材质量要求比较高,同样的品种,野生就比人工种植养殖的要好,想要大批量制作不大现实。
    科技越发达,对自然坏境破坏就越厉害,即便发展到乾元族这样的高度,想要完全做到这点也不可能,最多也就是在破坏的同时进行治理。
    空间水就是基于此,耗费无数代人的心血才研制而成。经过空间水优化的植物,净化污染能力比普通植物要强许多,至于空间水的其他功用,那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而来。
    乾元族所在星系物种跟靖朝不尽相同,不过都是碳基生物,空间水作用并没有打折扣,差别只在于物种本身。
    一想到靖朝众多未曾开发的山林,方天林便有信心发展出地星独特的医药学。
    这个地星的名字还是后来所改,当初小儿子将他们脚下的星球取名地球,方天林本是赞同的,无巧不成书不是?但后来一想,这么叫很是别扭,再像,那也不是同一个星球。
    若有一天“地球”这个名称被大家所接受,叫多了,会让他产生一种时空错乱感。在取得儿子们同意后,他们生活的这颗星球,最后被定名为地星。
    其实多说几次,这个名称还挺好听,不是吗?
    想要撑起军工和生物医药科技,必须有足够的钱财物资,这些从何而来?就目前沈家这等规模,靠自己还无法做到这点,跟外界做买卖就成了必然。这也就意味着,商业人才也得列为培养目标。
    因此,书院成立之初,目标便非常明确,就以培养军工、生物医药科技和商业人才为主。
    大到朝廷,小到一户人家,历来都是上行下效,上头人喜好什么,宣扬什么,底下人便会主动去迎合,荒谷众人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并不清楚这三者到底哪里重要,但还是凭着本能就这么做了,至于其他的,他们不需要知道。
    是以,军工、生物医药和商业相关课程便成了众学子主课,不说数学这门基础课,就连体育、劳技、动植物等这些副课,大家都学得极为认真。
    方天林看了不由心生感慨。
    书院第一批学生进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大家都很珍惜,其中尤以女学生为最。她们更加刻苦,恨不得把时间掰两半,错过这次,她们这辈子也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不紧紧把握住怎么成?但凡有点潜力的学生,都把学习重心放在这这三个专业相关课程上,先学了,到时候再选择最为擅长的那门进行深研。
    等书院步入正轨后,接下来便轮到十六岁以上的大人。
    荒谷就这么点人,方天林怎么可能漏过他们?
    成年人的课程就简单多了,副课一概没有,只教他们认字识数以及进行自然科学科普教育。由于年岁相差巨大,方天林给的课程进度就有点紧,几堂课下来,便淘汰了不少爷爷奶奶辈和中年男女。
    “齐管事,我们这样被剔除出课堂的人,工钱还跟以前一样吗?”一个实在跟不上,无奈被刷下来的中年男人很是局促地问道,眼里布满担忧。要是学习成绩跟工钱挂钩,这可叫他们怎么整?
    “放心,这个跟工钱没啥关系,就是以后你们不能有更好地发展,只能指望后辈了。”齐管事没有隐瞒,也没有任何夸大,把淘汰的后果直接告知给围上来的众人。
    “齐管事,你的意思是,那些还在坚持的人有可能赚更多钱?”
    “嗯。这么说吧,东家会根据各人情况传授知识,要是潜力高,甚至会让他们进入书院进行全天候学习。一旦被选中,再次也能学到一门手艺再出来,苦力赚的钱能和工匠师傅比吗?”
    众人摇头。齐管事这么一比方,他们便明白其中的差距,在懊恼自己没有读书天分之外,更加注重儿孙的学习。
    这就好比只会些粗浅绣艺的农妇以及批量产出的绣娘,跟绣师之间的差别。
    农妇处于最末端,即便绣一整天,也赚不了几个钱,绣娘赚得就要多一些,这两者合起来,都没有绣师来钱快,甚至连零头都不一定有。
    齐管事望着众人匆匆离去的背影,对沈家两位爷的精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东家这一招真是妙,有什么比利益更加让人心动?没好处的事情即便一时热血上头,肯不计酬劳付出,那也总有懈怠的时候,要想长久发展,还需利益维系。当大家都知道学好了就能赚更多钱,甚至可能多到超乎他们想象,他们还怎么可能去反对?不严加督促就算开明。
    这个度要把握好,过犹不及,等会回去得跟文管事说一下此事,要是适得其反就糟糕了。看东家的意思,他们要的是能活学活用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读书都快读傻了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