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品:《似蜜桃

    等到夏望取士时,萧明彻应该能挑到几个有能力的谋局之才。
    但于他而言,任何人都不会比战开阳更忠诚可信。
    只有让战开阳尽快成长为萧明彻可靠有力的左膀右臂,往后李凤鸣离开时,才能心无挂碍。
    她实在不忍萧明彻继续左支右绌、独自强撑了。
    “哦。”萧明彻端起那浮着碎冰的酸梅汤,浅啜一口。
    舌头照旧品不出滋味,但这口酸梅汤和着李凤鸣话里的“将来”二字咽下去,心里就泛起了古怪回甘。
    一直以来,李凤鸣都在为他计深远。若这不是倾心以待,什么才是?
    可下一瞬,他想想李凤鸣真正的身份,胸臆之间又弥漫起几分苦涩不安。
    昨夜在脑中闪过的那个念头再次浮现。
    这种五味杂陈的感受,对味觉受损多年的萧明彻来说很是陌生。
    *****
    等战开阳进了凉亭落座,李凤鸣便直入主题。
    她以甜白瓷小勺搅动着盏中酸梅汤,动作徐缓,神情从容,却语出惊人。
    “这次,贵国太子与恒王都不会收手,势必斗到其中有一方彻底退出朝堂。”
    战开阳面露惊惧,骇然瞠目。
    就连萧明彻看她的眼神都有几分难以置信:“为什么?”
    “因为你父皇需要这么个结果,”李凤鸣冲他歪了歪头,“再不决断是战是和,朝堂上持续撕扯内耗,贵国就要完。”
    她这越说越耸动,战开阳快吓死了:“王妃何出此言?!”
    李凤鸣虽看到了齐国的问题所在,却并无强烈感触。毕竟齐国不是她的责任,若非为了萧明彻,她才懒得多说半个字。
    “贵国南境与宋缠斗几十年,如今西境又有大战危机,连称臣多年的游牧部族都有反心。三面临危,国库快顶不住了,国中可供补充兵员的青壮年人口也即将不足。”
    萧明彻蹙眉:“你从哪里得来到的消息?”
    “从你们朝廷自己发布的宫门抄。”李凤鸣以眼神示意淳于黛。
    淳于黛心领神会,抽出几份抄纸摆在桌面上。
    这些抄纸上的内容,萧明彻和战开阳都不陌生。
    最近战开阳会先将这些抄纸带来请淳于黛指点,做好整理与归纳,之后再送到北院呈萧明彻阅览。
    淳于黛在指点时也会顺手抄一份,供李凤鸣知晓齐国大政动向。
    这些消息被张贴在宫门口,谁都可以去看,甚至可以抄回去琢磨其中深意。
    民谚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这种东西,李凤鸣真就太内行了。
    此刻桌面上摆出的这些抄纸,内容与萧明彻近来看过的那些并无二致。
    但她在这些抄纸上做了许多标记。
    【兵部奏请增拨钱粮,用以提升阵亡将士遗属抚恤;圣谕朱批本年度“赐爵”名单,人数较往年有明显增长。】
    这两条消息发布的日期不同,但被勾了同样的线。
    【西境邻国疑似有大军集结迹象;户部拟于八月开始核查各地人口增减详情;鸿胪典客上奏,某向齐国称臣多年的游牧部族三年未来雍京纳贡。】
    这三条则是被圈起来的。
    “在行宫时,你曾告诉过我,恒王就是因为四年前主持全国人口核查,成功掌握了户部。”李凤鸣就对萧明彻抬了抬下巴。
    “核查全国人口增减,此事耗时费力又繁琐,当世各国惯例十年一查。若不是察觉兵员人口即将不足,何必在四年内再查一次?”
    见萧明彻垂眸沉思,旁边的战开阳谨慎发问:“核查人口增减,就不会是因为别的事吗?”
    李凤鸣正抿着酸梅汤,淳于黛便开口解释:“涉及整个国境全部人口的核查,户部需提前做许多准备。眼下是四月发布通令,八月便要开始查。若因为别的事,不可能催得这么急。”
    “只有后备兵员出现较大缺口,又恰逢多处都有交战危机,才会让贵国皇帝陛下急成这样。”李凤鸣以绢拭唇。
    “国库快要顶不住,”萧明彻抬眸望了过来,“这你又是如何看出的?”
    “兵部奏请增拨钱粮,要提升阵亡将士遗属的相关抚恤,而你父皇未置可否。但恒王攻击廉贞在南境的军饷账务不明时,你父皇又力保廉贞。这说明他没打算否决军方‘优待阵亡将士遗属’的提法。那他为什么不立刻批复兵部?”
    李凤鸣以指尖轻点另一则消息。
    “今年‘赐爵’人数较往年有明显增长,这就是答案。哪怕贵为皇帝,没钱也不硬气。赐爵以后有钱了,才好给兵部准话。”
    “赐爵”这制度算齐国特产,当世别国都没有,它不同于因功勋而封爵。
    通常是富有的平民良家找贵族世家为其具保,再向朝廷缴纳一大笔银钱,以此换来个空泛的低阶爵位。
    说难听点,就是齐国皇帝公开卖爵。
    朝廷无需因这种爵位给付实际利益,仅是让这些富有的平民良家在名义上跃升贵族,被称为“良进贵”。
    但得到赐爵后,好处是不小的。
    例如夏望取士时,寒门士子定要先寻当地有爵位的人家具保举荐,否则没有参与资格。
    为士子具保的人家当然不会平白做善事,多几次也就回本了。
    若不幸家道中落,这赐爵就算先辈留给子孙的金饭碗,怎么也有口饭吃。
    当然,赐爵并非世袭罔替,最多递减袭三代就没了。
    齐国商事繁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这事推动的。
    许多平民之家数代经商,风里来雪里去,就为积攒财富争取赐爵。
    淳于黛补充强调:“赐爵对贵国皇帝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若非国库顶不住,没必要在今年突然增加赐爵人数。”
    国政朝务,先观大局,而后定小节。
    捋清当前的齐国是个什么局面,后续大致会是个什么走向,就很清楚了。
    *****
    恒王那边向来主和,而太子这派才是主战。
    和,就要自损国威,退让国土;战,则要烧钱,还得大量消耗青壮人口。
    齐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太子和恒王两派撕扯,也正是因为在这两条路之间举棋不定。
    此次恒王提出对大龄未嫁的女子征收重税,理由是想通过大量婚嫁,短期内实现人口快速增长。
    表面看,他这是向太子一派妥协。
    但十五那日进宫见了皇后回来,李凤鸣就对萧明彻说过,恒王此举,意在激起举国反对太子的声浪。
    “只要太子不是傻的,就不会轻易跳进这个坑,还会全力反击,”李凤鸣笑道,“皇后既在那天出手替太子打前站,这足以说明太子不是傻的。”
    皇后将各家命妇和未婚小姑娘聚在中宫,说要替她们早择良婿,最终却只让大家看了许多青年才俊的画像,并无进一步的实质行动。
    这显然是故意向世家重臣放出风声,让他们因为利益相关而生出紧迫恐慌与愤怒。
    等到齐帝正式下令探讨、研判恒王的提议时,就一定会有人反对。
    当然,恒王能与太子抗衡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
    他不会就这么算了,接下来肯定还有动作。
    “反正,你家朝堂上最大的两派彻底撕破脸,这是注定的。除了恒王,你是当前唯一有点气候的开府亲王,没可能继续置身事外。各方都会看你如何选择,甚至逼你站队。与其仓促被迫,不如主动抉择。”
    关于这这一点,李凤鸣已经为萧明彻权衡过利弊。
    “建议你尽快上奏,明确反对恒王提议。”
    战开阳忙道:“若殿下上奏反对恒王,这不就旗帜鲜明地站到太子那边去了?万一最后是恒王胜,殿下岂不是很危险?”
    “那就是运气不好,挨打也要站稳。等到下次有机会再反扑,”李凤鸣瞥了他一眼,语重心长,“世事无恒定,胜不必骄,败无需馁。相机而动、顺势而为,至于结果如何,多思无益。”
    如今的局面,就好比两边打群架,萧明彻又好死不死被堵在正中间。
    若不站队,立刻就会被两边一起往死里打,那还谈什么以后。
    *****
    饮下半盏酸梅汤后,萧明彻看向李凤鸣。
    “你方才说,他俩这次,定会斗到其中一方彻底退出朝堂?”
    李凤鸣点头:“对。谁输谁死。”
    齐国这场政斗的胜负,将决定谁是最终不可撼动的那个继位者,也就决定了齐国接下来要走哪条路。
    为保住胜利果实,严防对方死灰复燃、动摇国本,就算两位当事人本身并无残杀手足的决心,他们身后的人都不会放过输家的旗帜人物。
    无论哪国,通往皇位的台阶上,都铺着华贵庄严的织金毯。
    毯下不但是万重枯骨,更不乏同源手足的血。
    最终的赢家定会要了输家的命,这说法于战开阳而言太过极端。“就算政见不同,毕竟也是血亲手足。皇子们不至于个个没人性吧?”
    李凤鸣端起酸梅汤,眼帘半垂,笑而不语。
    “世人都说天家无亲情,不是开玩笑的,”淳于黛无声长叹,“并非谁生来凉薄,可那至尊之位,本质就是个养蛊的盅。”
    离权力越近的皇嗣,越难摆脱这个宿命。很残酷,很悲凉,却少有例外。
    虽说萧明彻不受齐帝爱重,但他终究是个皇子。对于这种残酷,他比战开阳清醒多了。
    “江山不止万斤担。若不是最终活下来的那个至强者,承不起国祚之重。”
    李凤鸣饮汤的动作一顿:“那,你想过要担这重吗?”
    萧明彻诧异看向她。
    “若你肯向我和盘托出你手中都有哪些筹码,我可以为你谋条路,或许能让你快速崛起,成为贵国朝堂的第三方势力。”
    在李凤鸣最绝望的时候,是萧明彻和这桩联姻为她带来了生机。
    若这人真有问鼎之志,她很愿意倾尽全力,投桃报李。皇子嘛,若说谁半点没妄想过那大位,那也没人信。
    “不过我也不敢托大,没法保证你一定是最终赢的那个。”
    战开阳被她这话吓得险些原地去世。
    就算她真是魏国前储君李迎,是才那番话也让人没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