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作品:《答应升职记[清穿]

    温暖被儿子扶着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后,胤祤和胤裪这才下去站在阿哥堆里。
    康熙看了眼大学士,大学士先给淑贵妃行礼,然后拿出封贵妃的圣旨。
    温暖按着规矩缓缓跪下,双手贴于地面,额头贴在手背等待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王化始于宜家、端重宫闱之秩……咨尔温都氏,秉德恭和,赋姿淑慧……兹仰承圣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钦哉。”
    温暖跪着接过金册金宝叩谢圣恩,缓缓站起身回头,和康熙并立在上.位。
    看着下面跪下的一大.片人,对着她叩拜。
    “恭喜淑贵妃娘娘,娘娘千岁。”
    温暖一时间想到她从一个答应,一步一步到现在。
    想着她那时候初醒来,面对苦境,想着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活的好好的,不让别人掌握她的生死,可以高高在上。
    只是,生在后宫,要到那一步太难。
    她努力的迎合可以给她这一切的人,陪着他演戏,忍下了一次次的不平,说真的她没有一日活的轻松。
    但看着她的孩子站在那里,为她高兴的模样,温暖又觉得这一路走来是值得的。
    其实,到这里她已经算是很成功了,有宠爱有子有位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她应该满足了……
    第111章 番外一
    胤祤从出生就带着记忆, 但他隐藏的很好, 没让人发觉。
    隐藏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当成小孩子, 然后努力的融入这个世界。
    到大婚前他一直是很成功的,不管是婴儿时期,童年阶段, 没人发觉他的秘密。
    索卓罗氏是个和额娘一般娴静的女子, 他自己挑的, 说不上喜欢,但还算比较满意。
    大婚前他给足了她体面, 后院的侍妾是看都没看一眼。
    她也不是顶漂亮的女子, 顶多算清秀,还算耐看。
    新婚之夜胤祤自然是不会再素着自己,也不能让福晋觉得自己不尊重她。
    所以,他们圆房了。
    只是吧,胤祤婚前没碰女人是不少人知道的。
    起码温暖知道。
    在这之前温暖特意找了本避火图给小喜子, 让他塞在胤祤的书房里, 让他看到,免得新婚夜技术不熟吓到福晋。
    新婚第二天敬茶,温暖特意留意了索卓罗氏这个新出炉的媳妇儿,看她行动没什么不便,面色红润不像化了妆, 精神也很好, 有些意外。
    但她派去收的喜帕又有落红, 让她觉得奇怪。
    想着是不是胤祤故意制造了假象, 打算先和福晋培养感情?
    但,锦秋又告诉她阿哥所正院儿里昨夜叫了水。
    两个新手的打开方式绝对不是这样的。
    “胤祤前院儿是不是有人伺候?如果有,你好生看着,暂时别让他福晋知道。”
    温暖猜想可能是胤祤在正院儿里有女人伺候,而她不知道。
    锦秋看着娘娘,小声说道:
    “娘娘,自从上次那件事之后,前院儿的宫女几乎是不能近身伺候,奴婢没瞧着有什么不对。”
    嗯?温暖更奇怪了?
    难不成胤祤平时出宫去了那些地方?
    温暖这样一想,想着近几个月胤祤因着要大婚了,出宫的次数比较多……
    “你私底下问一问小喜子,胤祤出宫有没有去那些不干净的地方。”
    “娘娘是担心贝勒爷……”锦秋诧异。
    “悄悄的,别让人知道了。”温暖沉着脸点头。
    她担心胤祤去了那些花楼里,皇子若是流连哪些地方被人知道了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且温暖也不许他跑那些地方去,那些地方人来人往的,谁知道有没有什么花柳病什么的?
    胤祤当然不知道额娘会这么想他。
    他可是是个自律的人,没想到一个圆房让额娘胡乱猜测了。
    小喜子发现一个问题,他放在主子爷屋里的那本避火图原封不动根本没打开过。
    也就是说主子爷新婚之夜无师自通?
    胤祤接连几日感受到了额娘怪异的眼神,很是纳闷儿。
    于是,胤祤私底下询问索卓罗氏。
    “额娘这两日可有问你什么奇怪的事情?”
    索卓罗氏想着额娘让她好好休息,开口说道:
    “并没有,不过,额娘让妾身不用每日去请安,让妾身好好休息。”
    胤祤点头,淡笑说道:
    “倒是忘记提醒你了,额娘那里你白日里过去就行,不必一早去请安,额娘早上起得晚。”
    “但这几日……”额娘明明起的很早……
    索卓罗氏眨了眨眼,楞了一下。
    她想说这几日她过去,额娘都起来了。
    听也这么说,后知后觉的想到,是因为自己额娘才早等着她。
    “皇家规矩虽然严谨,但在我们自家人跟前你无需这般谨慎,自在一些额娘反而高兴。”
    “妾身知晓了。”
    索卓罗氏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以后她会注意,不会太早过去打扰额娘休息的。
    在自家福晋这里没问道什么,胤祤看向身边的小喜子。
    “我额娘这几日可有问你什么?”
    小喜子听主子爷问他,想了想小声的回道:
    “回主子爷,娘娘问过奴才您是否在宫外有去过烟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