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作品:《宋案重审

    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7。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第1卷,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
    李宗一:《袁世凯传》,中华书局,1980。
    陈志让:《袁世凯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侯宜杰:《袁世凯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朱宗震:《真假共和:中国宪政实验的困境与挫折》,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思公:《晚清尽头是民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张耀杰:《谁谋杀了宋教仁:政坛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团结出版社,2012。
    张晓波:《民国的开端:宋教仁评传》,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金满楼:《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
    马勇:《18941915:梦想与困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袁伟时:《迟到的文明》,线装书局,2014。
    张华腾:《中国1913;民初的政治纷争与政治转型》,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2.论文
    至公:《刺宋案证据之研究》,《亚细亚日报》1913年4月30日,第1页;5月1日,第1页。
    超然百姓姚之鹤:《宋案证据平议》,《时事新报》1913年5月2日,第2张第2版;5月5日,第1张第1版;5月12日,第1张第1版。
    白蕉:《民国初年有关大局之三件大暗杀案》,《人文月刊》第5卷10期,1934年。
    周一匡:《宋教仁被刺始末》,《锻炼半月刊》1944年第2期。
    吴相湘:《袁世凯杀害宋教仁之真正原因》,《新时代》(台)1961年第1卷第6期。
    沈云龙:《暗杀宋教仁的要犯洪述祖》,《现代政治人物述评》(中),《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何泽福:《宋教仁与袁世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王涵:《试论宋教仁之死》,《文汇报》1980年12月16日,第2版。
    饶怀民:《宋教仁血案及其政治风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刘大年:《宋教仁被暗杀案》,《江苏文史资料》第33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89。
    戴伯元:《洪深家世考》,《常州文史资料》第15辑,政协常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98。
    廖大伟:《论民初帮会与社会的紧张;以共进会与刺宋案为中心》,《史林》2005年第1期。
    廖大伟:《袁世凯不是刺宋主谋考析》,苏智良、张华腾、邵雍主编《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张永:《民初宋教仁遇刺案探疑》,《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
    朱怀远:《宋教仁被刺案真相考辨》,《民国档案》2010年第3期。
    侯宜杰:《暗杀宋教仁的主谋尚难定论》,《史林》2013年第1期。
    芦笛:《谁谋杀了宋教仁》,2011年网文。
    尚小明:《攻击与回应:民初袁世凯三传面世之幕后故事》,《历史教学》(高校版)2014年第4期。
    尚小明:《洪述祖甲午丑史辩诬》,《史林》2015年第5期。
    尚小明:《宋案嫌犯应夔丞的绝妙供述;监督议院政府神圣裁判机关简明宣告文解读》,《民国档案》2015年第4期。
    尚小明:《陈其美主谋杀宋谬说之流传》,《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年第9期。
    尚小明:《洪述祖;刺宋案唯一主谋》,《史学集刊》2016年第1期。
    尚小明:《疑心生暗鬼:赵秉钧如何被误为宋案主谋》,《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2期。
    尚小明:《宋案中之袁世凯;何曾主谋刺宋》,《史学月刊》2016年第2期。
    袁伟时:《二次革命使中国走上歪路》,新浪网历史频道《一个共和国的破灭;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特别专题》。
    杨天宏:《二次革命开启不断革命的不归路》,新浪网历史频道《一个共和国的破灭;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特别专题》。
    章开沅:《一场孤立的冒险之战》,新浪网历史频道《一个共和国的破灭;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特别专题》。
    张华腾:《二次革命:一场可疑的讨伐》,新浪网历史频道《一个共和国的破灭;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特别专题》。
    后记
    研究宋案是我多年前就有的想法,并陆续搜集了一点史料,但直至2013年宋案发生百周年,我才决定集中精力研究这个案子。最初的设想是,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写一篇论文,希望在案件细节方面有所突破。可当我真正深入案情后,才愕然发现,过去一百年的宋案研究史,其实是一部失败的历史,我们甚至连宋案的基本案情都没能准确把握,更不要说案件细节了,而这与我们对民初历史缺乏深入理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于是,我决定以一部书稿的篇幅来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展现案件实情。经过数年来日复一日的考订、分析,现在终于能够将这部书稿呈现在读者面前了。校订完最后一页,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与轻松,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