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作品:《[陈情令]当魏婴有了亲哥哥》 看完大战始末,阿祯疑惑问道:“温若寒死得倒是巧!”
嘴上说着巧,那神情却半点不觉得巧。
江澄坦言:“不算巧,孟瑶本就打算攻其不备,正好赶上温若寒被阿羡身上的铜镜所伤。倒是省了一番功夫。”
阿祯皱眉:“孟瑶?是说这位杀了温若寒的人吗?我看他是从殿内出来的,且看温若寒的神色,他是温若寒身边的人?听说这回攻上不夜天,有人提前给了泽芜君一份岐山布阵图。给予布阵图的可是这位孟瑶?”
“是!泽芜君是这么说的。孟瑶本就是潜入不夜天的内应。多亏他的布阵图,我们才能那么轻易攻上大殿。也只有他获取了温若寒的信任,才能居于温若寒身后,趁其不备,将其杀死。”
听了江澄的回答,阿祯眸光闪了闪,“哦”一声表示自己明白了,也没有再问。
几人将魏婴送入房间,各自散去。
待得没了外人,魏妟才说:“你可是怀疑这位孟瑶?”
阿祯犹豫了下,终是道:“少主不觉得奇怪吗?”
魏妟不语,示意他继续说。
“按理说孟瑶给的只是布阵图,并没有调动岐山各处守卫。温氏一脉人员众多,还有不少附庸者。四大世家围攻不夜天,虽今日是最终会战,但并非前阵子未曾动作。而据我们听来的消息,之前几次尝试,虽未曾尽全力,却也可看出,温氏层层把守,十分森严。要想突破并不容易。
而这回一路攻上去,重重关卡,看似并没有多难?他们所用的时间也并不算长。江公子在说他们一路杀上大殿的时候,也用到了轻易二字。可见他们自己也没觉得多费力。再说这傀儡。
温若寒自傲于傀儡术,这也是他固守不夜天的根本。但在杀上大殿之前,这一路并未见什么傀儡。而在到达大殿外后,傀儡全部涌出,将众人团团包围。试问,若没有二公子的阴虎符和陈情,就这些傀儡,其众之多,其势之强,且还是不死之身,杀之不尽,四大世家焉还有命回来?”
魏妟适时总结:“你是想说,从山下到山下的各处关卡,乃至所谓的布阵图都只是个幌子。殿外的傀儡阵才是重点。与其说这是四大世家联合内应对抗温若寒,更像是温若寒的一出请君入瓮之局,对吗?”
阿祯点头,“少主也这么觉得?”
魏妟摇头,“觉得如何?不觉得又如何?如今温若寒一死,死无对证,真相到底如何,孟瑶究竟是四大世家的内应,还是做的两手准备,唯有他自己清楚了。”
“可若真是我们想的这样,此人怕是不简单。”
魏妟抬头,“阿祯,你要记住。我们终归是瀛洲之人。孟瑶真是如此人物也好,是我们想多了掖好,有什么区别吗?射日之征已经结束,剩下的不过是收尾。待过一阵,我们便会回瀛洲。阿婴也会和我们一同回去。此去少说也要一二年。孟瑶便是有什么谋算,又和我们有什么相干?只需他与阿婴无碍,其余不必论。”
阿祯微愣,立时明白了魏妟的意思。猛然回过神来,对啊!总归这是中原仙门的事,他管那么多干嘛!闲得慌吗!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孟瑶。我没看过原著,不知道原著里关于这场大战是怎么写的,孟瑶的卧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就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孟瑶做了两手准备。
在聂明玦被打得半死,大家要被傀儡围困的时候,温若寒也对孟瑶说过一句话,“让我们看看你导演的这出好戏”。原话不记得。大概这个意思。
这场不夜天大战,我看来看去,总觉得孟瑶是两手准备。温若寒赢了,他的布阵图就是请君入瓮之局。可后来温若寒败局已定,他便出来杀了温若寒。他就是忍辱负重的卧底内应。反正都是赢家,都是功臣。
当然原著里是不是这样,我不清楚。这是剧同人,剧同人。
当然,如果对剧这一段有不同理解的,我也接受。
关于这个,我觉得有必要谈一谈我对孟瑶这个人的看法。可能会有点长。
有耐心的可以看一看。如果没这个时间和耐心,跳过这章作话也行。
有人将孟瑶和金光瑶分开,把他的不同时期看做两个个体。但在我看来,他们本就为一体,孟瑶是金光瑶的过去,金光瑶之后所做的种种,未必没有孟瑶时期的影响。因此,我不觉得他们可以割裂。
我知道有不少人同情他,可怜他,心疼他。对于他因为出身而所受的委屈,以及身具才华却不被重视,反遭人鄙夷的种种,我都承认。但依旧对他无好感。
在我看来,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不好,我向来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即是可恨之人,那么他的可怜之处也便不值得让人可怜了。最多是可以让我们反省,让我们深思,我们从中吸取教训,让我们去改变。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孟瑶所受的委屈很多,不甘很多,不平也很多。但这不是他去伤害别人的理由。如果他伤害的只是曾经伤害过他的人,还能说一句,一报还一报。
但魏无羡不曾伤害他。可最终魏无羡的种种不幸,都离不开他的手笔。
金子轩也未曾伤害他,最多是一个婚生子,一个私生子。一个风光无限,与另一个艰难求生的对比太过惨烈。但这悲剧是金子轩造成的吗?不是。是金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