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作品:《叶先生,余小姐》 许宁点点头,余声就又狡黠的笑了笑,:“茶不醉人,人是可以自醉的,这就是茶道的魅力。”
品赏会在下午四点半左右结束,临走前余声不仅得到了主办方送给她的一盒舞鹤红,还在一层逗留许久,最终买了好几袋茶爽茶糖这样的东西。
许宁问她怎么买那么多,她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道:“女孩子都喜欢吃零食嘛,而且他们家的还挺好吃的,像这个花生糖是用了龙井的,不那么甜又还挺好吃。”
许宁笑她是在打广告,她忙对着摄像头道:“没有没有,我没有收他们广告费。”
回程的路上,许宁问出了今天拍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像花生糖和茶叶这样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你觉得和老街的现在像吗?”
这个问题是在拍摄行程定下来之后就已经递到余声面前了,她点了点头道:“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像大家要倡导健康饮食就搞了茶味的糖果,老街也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改造,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些回忆里的东西,但我们也摒弃了一些脏乱差的东西,总是要变的,老街很老了,如果还是以前那样,可能就会很破旧,未必会有人愿意去……”
她顿了顿,又强调道:“总是要变的,老人觉得现在的老街变了,我们以后也会觉得到时候的老街也变了,一个人衣裳可以不同,只要是那个人就好,换在老街身上也一样。”
“玉露堂也是吗?”许宁又问。
说起玉露堂,余声的笑容愈发可掬,“那当然了,玉露堂经营了四代人,改变还是很大的,以前门面没这么大就不说了,也没有茶室,偶尔有客人想休息都不行,以前只有茶叶,后来又有了茶具之类的,茶叶品种上也是,以前我们多是历史名茶,但这些年有很多新茶被研发出来,还有境外的品种,我们也出售的,像舞鹤红和伯爵红茶这些我们也有。”
她顿了顿又继续道:“但我们很多东西也没变,对茶叶的要求还是原来的,虽然因为环境改变了,我们必须要做些改变,但还是要保证质量的,就像我们的柜台还是原来那张酸枝木的一样,有些东西就是你的根,不能丢的,老街也一样,这里的人和街坊之间的感情都是不能丢的,还有很多老字号,只要这些还在,老街怎么变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是这样。”
余声说着就看向了车窗外,沿路的风景逐渐变得熟悉,她从出生起就待在这里,渡过了她上大学之前的幼年童年和青春期,以后还要在这里经历为人妻为人母的岁月,直到垂垂老矣。
老街不可能不变下去,它可能会被打扮得更加光鲜,可能会被过度开发而变得商业气息浓厚,就连这里的人都有可能变得跟现在不一样,但无论如何,这里都是她生活的地方。
她站在玉露堂门前,抬头看见门楣上的匾额,“玉露堂”三个大字龙飞凤舞又颇具筋骨,幼年习字,先学的是“人”,接着便是这三个字。
祖父告诉她:“这三个字是我爹亲手写的,是传家宝,是根,也是余家赖以为生的一切。”
余声歪了歪头,想起这些总要有些惆怅,她回过神,听见老爷子喊她:“阿声,那么冷的天你站在外面做什么,快进来。”
她应了一声,抬腿跨过门槛走进去,问他:“爷爷今天有没有和封伯下棋?”
老爷子应了声有,又问她:“今天玩得开不开心?”
“挺好的,哦,他们送了一盒舞鹤红,我买了些糖果。”余声忙将装了茶叶的袋子递过去,又把另一个袋子放到了一旁的桌上。
老爷子很高兴,起身要去找茶器,他戴着黑色毛线帽穿着深灰色羊毛外套的背影有些蹒跚,但却又走得飞快,余声看着他笑,然后听见后面有人说了一句:“好了,今天拍到这里好了。”
是导演的声音,余声回头一看,摄像机的灯已经灭了,她微微松了肩膀,坐到椅子上去拆糖果,然后笑着招呼道:“来,大家快来吃糖,待会儿一起喝茶。”
寒风凛冽,大概没有什么比吃着东西喝着茶一起聊天更惬意的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记得写这一章的时候刚看了《本草中国》,数次热泪盈眶,传承二字,实在太难。
嗯,茶味的糖果好吃,吃过绿茶味的花生糖,甜度刚刚好,有花生的香气又有绿茶的清香,直到现在都念念不忘,恨不得再吃一大盒,可惜家里这边找不到^ω^
关于口红是不是苦……我也很纠结……如果我的MAC是真的,那我觉得有股巧克力味?不苦,我室友也说不苦←_←
但是!!!一般这种转折都不是什么好事←_←
我哥说是苦的╮(╯_╰)╭
所以不要纠结口红苦不苦这个梗了←_←
请看在我为了验证一个梗特地逼迫室友和我哥尝了口红的份上……给个收嘛给个评嘛么么扎←_←
☆、水底香
纪录片拍摄的第二天,拍摄组在玉露堂拍摄的镜头不多,只有一些简单的镜头和晚上余家的那顿晚饭。
余声以前一直都以为纪录片里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拍下来的,是记录下当时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在才知道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有些镜头是为了片子的需要而特地设计好的。
为了拍一个泡茶的镜头,余声选了一款名字很好听的茶,叫水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