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汉城热情

作品:《明末好国舅

    “见过朝鲜国主!”
    “见过上使!”
    汉城外,李珲和王化贞互相见礼,说了一些礼节上的客套话后,李珲便邀请王化贞入都城再叙。
    至于王化贞此行所带的一千明军,自然也有相应的朝鲜官吏,带他们入城,并且为他们一路赶来接风。
    本来,若是他国军队入都城,很明显李珲甚至朝鲜国上下,都肯定要检验一番,才会允许那些军队入城的。
    只是,在如今,唯有明朝军队在朝鲜特殊,毕竟,经过了壬辰倭乱,大明王朝不顾一切的出兵保住了朝鲜社稷,为他们再造国家,这份情谊,哪怕是对大明虚与委蛇的李珲,再没有出现特殊情况时,都不会相信明朝会对朝鲜有歹意的。
    终究,壬辰倭乱时,明朝为朝鲜付出那么多,并且对付驱逐倭军期间,明朝也都有机会吞并朝鲜,可是明朝没这么做。
    因此,在有更好的机会的时候,明朝都没有对朝鲜表露野心,自然的,朝鲜上下对于这支人数不多的明军,自然也没有太多警惕,甚至于他们对于明朝天兵的到来,都十分高兴,汉城城内城外,都有不少百姓自发前来欢迎明军的到来。
    为了表示对明朝的尊重,李珲十分敬重的让王化贞与他同坐朝鲜国主的车驾,这可是让王化贞喜出望外,又觉得分外有面子。
    一路进城,王化贞明显得意非常,毕竟,任谁被一国之主如此礼遇,都会迷失一些。
    只不过,有的人很快就会自我醒悟,控制自己的分寸;而有的人,却永远沉浸在那种感觉里,比如,王化贞就是如此。
    此时的王化贞,见李珲这么对待自己,已经在畅想,日后指挥朝鲜之兵,大家众志成城,从背后袭击,大败建奴,最好能直捣黄龙,以雪萨尔浒之耻,让他名垂青史了。
    自带王化贞一行入城以来,王化贞这一副高兴的春风满面的样子,一直没逃过一直注视他的李珲的眼神,李珲其实是故意给王化贞这么大的礼遇的。
    李珲这么做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为了麻痹王化贞等人,让他们以为朝鲜依旧十分重视明朝,听命于明朝,好让王化贞传回消息,麻痹明朝君臣,不让他们起疑;另一方面,却是为了观察明朝派来的朝鲜经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好让他准备好日后王化贞催促他配合明朝进军时,该怎么搪塞明朝。
    反正,从一开始,李珲就没打算全力支持明朝,他更愿意在明朝和建奴之间来回摇摆,保持中立,除非到了万不得的情况,李珲才会决定支持明朝,派朝鲜兵支援明白。
    当然,之所以支持明朝,也是因为明朝对朝鲜有驱逐倭人的再造之恩,李珲明白现在支持建奴是根本不可能得到国人同意的,否则,他也会考虑支持建奴的。
    如今,看着王化贞这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李珲心里对他也有了大概的认知了,明白了他不足为惧。
    要是明朝再派一个类似当年救朝鲜的杨镐的人物出来,甚至于把现在关押的杨镐放出来到朝鲜经略,李珲都得头疼该怎么应付。
    毕竟,当年萨尔浒之战前,朝鲜出兵,除了因为万历皇帝下了宗主国的国书命令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杨镐给朝鲜送去的咨文。
    要知道,在朝鲜驱逐倭人后,对于杨镐,朝鲜上下都感恩之极,甚至到了朝鲜国主动为杨镐立碑、立生祠的地步,这也是当初万历帝信任杨镐,让他经略辽东的原因。
    除了杨镐本身战功卓著外,就是他在辽东,可以让朝鲜这个重要的盟友不动摇,虽然杨镐的军功有些污点,但是瑕不掩瑜,他的能力绝对是当时明朝顶尖的一波人。
    而当时杨镐的咨文送到朝鲜,李珲就不得不调兵了,因为朝鲜上下都杨镐的感恩在当时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哪怕就是朝鲜跟着杨镐大败,朝鲜很多人失去了亲属,但他们依旧都不怨恨杨镐,足可见杨镐在朝鲜的威望。
    因此,若是有类似杨镐的人,或者是他本人来,李珲说不得就不敢动太多心思,依旧如他当初当朝鲜王次子,隐忍那么多年一样,任由大明施为了。
    可是,王化贞的自大样子,却让他安了心,不过,从明朝内部传来的王化贞背后是大明首辅和如今执政大明的东林党派后,李珲心里还是有些忌惮王化贞背后的这股势力。
    所以,想了想,李珲决定对待王化贞,还是采用今天的套路,表面上敬重礼遇,但暗地里,绝对不会轻易答应什么实际的东西。
    反正,看王化贞的样子,只需要好好恭维吹捧他,就能让他迷得找不到北了吧!
    “不成想朝鲜之地,竟有如此之多百姓,迎我大明天军,真令本官想不到。”王化贞坐在李珲身边,看着周围迎接明军的朝鲜百姓,有些诧异的感叹道。
    “壬辰倭乱时,若非上国神宗显皇帝,派大明天兵全力支援,我朝鲜小国,必有社稷倾覆,亡国之危。因此,朝鲜上下,皆感念上国恩德,今日天兵来此,百姓闻得消息,自然夹道欢迎。”李珲笑着恭维道。
    “朝鲜国主说得极是!”王化贞闻言,点头应道。
    此时的王化贞,心里面,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实在是这种在异国他乡受到隆重礼遇的规模气氛,让他震惊。
    当然,其实也不只是王化贞,随他一起乘船到来的一千明军,也是被朝鲜臣民的欢迎色情震惊了,这种感觉,是他们在大明基本享受不到的,在如今武勋势力卑微的大明,很明显,考个进士,都要比明军打了一场大胜仗,更能得到百姓的敬重。
    正是因此,不少连日以来,因为没有长时间坐船,而感到身体不适,上吐下泻的明军,心里感觉他们这次来朝鲜,是真的值了,毕竟,在大明,恐怕一辈子也享受不到一次这种在千万人眼里敬重感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