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作品:《时光银河里

    一切又回到了平静,就好像自己从未在体育馆听见过他的声音。
    “梁,父亲说,晚上邀请你去我们家过中秋节。”
    梅在阳台上接完电话,笑眯眯的走进来,传达着父亲的话。
    “方便吗?”
    礼貌性的矜持,是中国人一脉相承的共性,不像梅,她如果想去,或者想做什么,一定是会毫不客气的。
    “当然方便,而且妈妈喜欢你,她说,你是她的‘老乡’,很亲切的,不过梁,‘老乡’究竟是什么意思?”
    梁嘉靖忍不住勾起嘴角轻笑,“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都来自中国。”
    梅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梅的家在东京的郊区,离学校还有些距离,妈妈是个很贤惠也很温柔的广东人,做的粤菜很好吃,做糕点自然也是有一套的。
    听梅说,每年的中秋节,妈妈都会自己做中式的月饼,一忙就是一整天,然后分给街坊邻居,别人也许只觉得她是个热情大方的人,但梁嘉靖心里却想,也许她是用自己一点点微薄的力量,在异国他乡宣传着中国的中秋文化。
    咸蛋黄馅儿是最经典的,秋和爱极了,梁嘉靖一边往嘴里一小口一小口的塞,一边想念远在故乡的朋友和亲人。
    晚饭过后,天已经黑了,月亮圆圆的,可可爱爱的,明亮的挂在星空,她又拿起一块蛋黄馅儿的月饼,坐在院子里,抬头望着月亮。
    “嘿,在干嘛呢?这么出神?”
    梅端着一盘子满满的水果,也来到院中,在她旁边坐下。
    她笑着回答:“在月见。不过我还是习惯按照中国的说法,叫赏月。”
    “你是不是思念你的家人和朋友了?”
    要说梅天真单纯,但她也心思很细腻。
    “在中国,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员的日子,以前每次过中秋节,我们家都会去姑姑家,和他们一起过,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饭。”
    从前,因为家人在身边,所以每当过节团聚在一起的时候,只是觉得很多热闹,直到孤身一人来到日本,不能回家时,才明白,这样的节日,所寄托的,并不只是围在一起吃饭这样简单的情感。
    “唉对了,中国不是有很多写中秋节的古诗嘛,你能给我讲讲吗?”
    “好啊,最有名的那首,你肯定是听说过的~”
    “是嘛,哪一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知道我知道,后面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时候母亲教我背过。”
    她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哦~我知道了,你一定是很喜欢这首诗吧,要不然怎么会背诵的这么熟练,反正我从小到大,除了特别喜欢的课文,其他背诵都是不行的~”
    “是啊,挺喜欢的~,还有很多我都挺喜欢的,不过,我最喜欢的不是这一首~”
    梅顺势好奇的问:“那你最喜欢哪一首?”
    “你听说过《春江花月夜》吗?”
    梅显然没听过,疑惑的摇摇头,“没听过~,也是写中秋节的吗?”
    “不是。梅,要是有机会,你一定要读一读。”
    “那你现在可以念给我听听吗?”
    她转过头,看了看满脸期待的梅,毫不犹豫的读出了那首熟悉到不需要回想的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首诗很长,梁嘉靖向来是不喜欢背书的,但是对于它,却能记得滚瓜烂熟,每一字每一句能记得清清楚楚。
    念完,望着月亮发呆,不知道此时的他,在做什么?也在赏月吗?或是依旧在为了新的演唱会而做准备?或者正在某个舞台上闪闪发光?
    一想到这,便黯然伤神。
    “虽然我听不懂意思,但听上去很好。”
    她的一瞬间悲伤的情绪,被梅的话打断,便随机恢复平常,“没关系,你要是喜欢,下次我解释给你听~”
    “好啊,哦对了,能说说你和他的故事吗?”
    也许是话题转的太快了,也许是时过这么久,第一次被人提及这样的问题,她有些反应不及,“嗯?什么?”
    “前两天在体育馆,让你‘疯狂’的那个人,你们的故事。”
    梅用到‘疯狂’这个词,对于梅自己来说,也许就是词语量不足,想不出别的更合适的词来形容那天梁嘉靖的样子,但对于梁嘉靖来说,疯狂这个词,却意外的合适,毕竟她通常是个没什么情绪的人,那天也算得上是疯狂了。
    “我和他,从手肘挨着手肘的距离,变成台上和台下的距离,也许从物理上来说,这样的距离很近很近,最近的时候只有几百米,可是梅,你知道吗,那个舞台,就像是永远没办法跨过去的鸿沟,那些不知疲倦的海誓山盟,亲密无间的话语,开心快乐的瞬间,像不可言说的秘密,被困在遥不可及的从前。”
    “哦我知道了,你和他的故事,用我前两天在中国论坛上看到的一句话,应该很合适:你和他的故事,也不过是从肩并肩的距离,变成荧光棒和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