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作品:《别却天涯归故里》 之后禁军和京畿卫又派人分别挑战了武贡士前十,输赢各半,没让场面像先前那般难看。
但文清帝已经完全失了兴致,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年轻时也是武艺了得的马背枭雄,只一眼就能看出,武贡士前十中有许多人的功夫都胜过那个段御,纵使车轮战存在一定的弊端,也断不该由他坐上武会元的位置。
这届武举显然存在蹊跷。
可若是在此时、在文武百官和文武贡士面前揭露此事,这一切必将变成他登基十八载最大的败笔。
“唱名吧。”文清帝忍下怒火,对礼部尚书吩咐道。
“且慢!”
礼部尚书刚示意负责唱名的官员上前,却被徐御史打断。
“臣有本要奏。”徐御史站到文清帝面前,无视他铁青的脸色,不疾不徐道:“忠王侧妃母族——金陵段家横行江南,侵占田产二百三十一户,共计两千余亩——”
文清帝猛地起身,呼吸粗重、胸膛不住起伏,怒火熊熊地看向忠王。
忠王一惊,立刻跪到他身前:“儿臣冤枉!请父皇明鉴!”
百官哗然,文武贡士瞠目,徐御史依旧不急不缓地参奏:“段家收佃租六成,囤积粮食上万担,致使江南雪灾数万灾民无粮可食,请陛下彻查!”
“徐御史!”忠王红着眼怒斥,“本王自认与你并无恩怨,缘何遭你血口喷人?!”
方志洲作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这……江南雪灾之后,段家还在毅王殿下劝说下捐出十万两白银,用于灾后重建,又怎会做出此等骇人听闻之事?!”
他不提还好,一提众人便开始怀疑,若非盘剥百姓,又怎会这么痛快的捐出十万两白银?
徐御史从袖中掏出奏折,中间夹着一沓厚厚的纸:“臣有账册为证,请陛下彻查!”
方志洲连忙跪下告罪:“请陛下治罪。微臣失察,任江南巡抚一载有余,竟然未能察觉段家这等罪行!臣有罪,请陛下治罪。”
徐御史却还未参完,继续道:“此外,出身金陵段家的武会元段御,涉嫌买通同届举子作弊,不配会元之位,请陛下彻查。”
段御的脸色早已煞白,惊慌失措地看向高阶之上的忠王。可惜忠王自身难保,一个眼神都没有给他。
武举考官面面相觑,一同跪在文清帝面前:“微臣失察,请陛下息怒。”
文清帝气得呼吸急促,眼前发黑,踉跄着往后倒。
“陛下!”总管太监立刻冲上去扶住他。
百官纷纷跪地:“请陛下保重龙体!”
场下的文武贡士与禁军、京畿卫也跟着跪下,段御还呆愣愣地站着,被任逍遥拉了一把才踉跄着跪下。
谢承低着脑袋忍下一个哈欠,心想今日这戏差不多该收场了。
高阶之上,文清帝粗喘着唤来礼部尚书,直接将段御的名字从武进士名单中划掉,厉声道:“唱榜!”
礼部尚书立刻意会,把其他武贡士的名次全都向前提了一名,迅速唱完了武举榜。
“谢彦成”倒是“因祸得福”,变成了武探花。
只不过这些新晋的武进士脸上一点喜悦之情也无,全都战战兢兢地跪地谢恩。
紧接着便是文举榜。礼部尚书先唱了二甲、三甲的名次,段书文和谢承的几个同窗都在二甲之列。
一直没能听到自己的名字,谢承心里大概有了底。
最后轮到一甲及第的进士,只听礼部尚书唱完探花和榜眼,终于道:“扬州谢承,赐状元及第。”
谢承不算惊讶,平静地出列行礼:“叩谢陛下圣恩。”
文清帝面寒如水,索性省去勉励众进士的那一套,直接起身甩袖离开。
……
谢家琅玉斋在京城主街上有一间铺子,姜羡余和谢桑柔带着家里三个小孩守在二楼包间,等待状元游街。
直到日近正午,识墨才风风火火跑上楼。
“来了来了!出了宣武门了!”
姜羡余立刻抱着小汤圆挤到窗边,眼巴巴往外瞧。
谢桑柔不禁笑着提醒:“离这还有好一会儿呢。”
姜羡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是没有离开窗边。
又等了一炷香,终于听见仪仗队吹吹打打的声音。
谢承的身影出现在队伍之首。他身着状元红袍,眉目俊朗,意气风发,样貌比文武探花都俊俏,身姿比武状元还挺拔。
街道两侧人声鼎沸,一个个都瞧着谢承感叹。
“今年这位状元郎真俊啊!”
“是啊,看着还挺年轻,不知成婚了没。”
姜羡余看着谢承的队伍走近,将拇指食指含进嘴里,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
所有人循身望向他。
姜羡余笑容灿烂地朝谢承招招手,又低头对怀里的小汤圆说了一句什么。
小汤圆立刻朝谢承挥舞小胳膊,大声喊道:“爹爹!”
谢承一愣,继而弯起唇角笑开,难得不太稳重地朝姜羡余和小家伙挥了挥手。
琅玉斋掌柜连忙将挂在门边的鞭炮点上,领着伙计朗声高呼:“贺喜少东家高中!”
“这状元郎还是琅玉斋少东家?笑起来更俊了!”
“甭惦记了,人家儿子都这么大了,你女儿没戏!”
“害!就算人家没成亲,那也得娶高门闺女,天仙一样的姑娘,哪轮得到我闺女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