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页

作品:《[清穿同人]清穿之佟皇贵妃

    老三老四老五顿时倒吸了一口气。
    如果真的把家中的继承人交出来,那也只有这三家能交,其他家的孩子都小。总不能让一个奶娃娃上阵打仗,事不是这么说的。
    老三的嫡长子夭折了,嫡次子的年纪还没有弘晖大,老五生孩子晚,他的长子也没有弘晖的年纪大。
    也就是说别人或许能够逃得掉,但是弘晖绝对逃不掉。四阿哥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心里面也知道有这么一层经历,将来对弘晖有好处。
    所以硬着头皮把这个圣旨接了下来。
    老三和老五虽然跟着一块接了圣旨,但是俩人在心里面已经想好了应对措施。
    当几个人从西花园里出来之后,老三和老五家的孩子都得了病。一个是上吐下泻起不来身,一个是浑身发热,人都快烧糊涂了。
    这兄弟俩把事儿都办成这个样子了,四阿哥就算是想让儿子装病,这一招也不好用了。康熙的事太多,重新选将领的事是眼下要办的大事儿,都已经火烧眉毛了,对于这两家的应对根本没放在心上,也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四阿哥用最快的速度给儿子准备起行囊,盔甲也是一定要用最好的,更是急着把兵器连夜打造出来。弘晖有自己的马,这个不用着急寻找。但是要给他准备一些用得上的亲卫。
    关于亲兵就需要四阿哥亲自上阵了,他本来就管着镶红旗,把其中那一些身手好的挑选出来给弘晖做亲兵。又把自己身边最得力的侍卫挑了几个出来放到弘晖身边。
    弘晖对这件事充满了期盼,等盔甲武器送来后,把自己的盔甲穿上在弟弟妹妹面前臭美了好一会儿。
    四福晋当然知道孩子这一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也不能多说,只能装作欢天喜地的模样,却无时无刻都在嘱咐他一定要保重自己。
    弘晖毕竟是第一次离开家,对家人也有些舍不得,但是更多的是对外边天地的向往。
    “早些年读书的时候都说玉门关怎么怎么样,如今也轮到我去瞧瞧了。”
    杨丹得知了弘晖要去,自己准备了不少东西,田蜜也从内务府翻腾出来了一些软甲全部交给杨丹,让杨丹给弘晖带过去。
    杨丹带着东西过来,把一些金丝软甲放到弘晖的怀里,“时时刻刻都要穿着,这是保命的东西。”
    说是金丝甲,这个金就是金属的金,将一些非常软的金属拉成丝编制成马甲,套在盔甲里面,特别重,而且也硬邦邦的,但这个东西真的可以保命,所以弘晖谢过了杨丹,放进自己的行礼中去了。
    两天的功夫他的行李被收拾出来一大包,这样子看着像是去出游的,不像是去打仗的。弘晖扒了扒,把里面一些用不到的东西放到一边,精减了好几回,总算是收拾出了几件衣服,几双鞋子和几件兵器,以及几件盔甲。
    至于吃的用的平时的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就没必要带了。是去拼命的,难不成在拼杀的时候还能再读几本书?
    在弘晖收拾东西的时候,四阿哥已经急匆匆的回来了,他听说杨丹过来就把杨丹叫到自己的书房里。
    “我这两天光顾着给弘晖安排亲兵了,主帅的事儿我也没有关心,老爷子在那边选好了人没有?”
    杨丹叹了一口气,“怎么跟你说呢?我自认为我也能做一做主帅了。我还毛遂自荐了呢……”
    一句话还没说完,四阿哥的脸都板了起来瞪着眼,“这不是胡闹吗?你这年纪比弘晖大了多少?连媳妇儿都没有,到外边去人家只说你乳臭未干,这辈子骑马打仗……也就干过骑竹马打仗的事儿,就敢大言不惭的说你也能做主帅了!老爷子肯定骂了。”
    “少看不起人,老爷子虽然没让我去,但是没像你这样刻薄。还骑竹马……我也没心思跟你斗嘴,老爷子确实是想选一个大将替七哥过去,对了,七哥已经醒过来了,跟老爷子两个人聊了聊,打算先在京城里面养两个月的腿,然后再奔赴西北,也就是说这个大将是替七哥管两个月的大军。所以人选比较倾向于七哥的门人。”
    四阿哥回忆了一下老七的心腹,老七的心腹并非是没本事,但是有一个地方让人不放心。
    而是他这些心腹大将都是汉人。
    “汉将,恐怕老爷子放心不了。”
    杨丹点了点头,“所以皇阿玛的意思是想让费扬古出马。只是这位老将军年纪大了,如今颤巍巍的,怕就怕在人死在上任的路上。”说到这里,杨丹压低声音,“有不少人给十四造势,让他代替七哥,老爷子根本就没听。”
    老爷子又不傻,他最看重的儿子还是老七,要是过一段时间老匕的腿好了,十四不愿意退一步怎么办?难道兄弟俩在阵前反目成仇,最后军队哗变互相挥戈相向?
    就在兄弟俩聊天的时候,康熙让人把四阿哥和杨丹叫进宫里去了。
    兄弟俩进宫,发现皇子们都在这里。
    况且这几天操心多,康熙整个人都提不起力气。他来了之后先是问四阿哥,“听说这两天你给弘晖准备行装,准备的怎么样了?”
    四阿哥赶快回答,“已经准备的妥当了,他小的时候七弟曾经给他了两匹马,这两匹马已经到了可以骑乘的时候了,让他带走。杨丹和十三弟都给他送了盔甲,额娘和宫里的佟娘娘都赏赐了东西,各位兄弟家里也有心意到了。所以他出征用的兵器铠甲马匹亲兵俱以妥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