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作品:《惊悚学院[穿书]》 她们驻足倾听。这支业余乐队依次演奏了《重归苏莲托》《我的太阳》和《月河》。然后这些人低声交谈了几句,又各自拿起了乐器,熟悉的曲调流淌了下来,又是《绿袖子》。
希尔达走到一棵树下,在草坪上坐了下来。陶乐思依然站在能够被阳光照射的地方,转头看着希尔达。树枝摇曳着,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之间透露下来,在她的脸上照射出金色的光,就像是水晶吊灯的光。
多个乐器合奏的曲子听起来与钢琴独奏的版本又有所不同,长笛模仿着风笛的音色,却让曲子中又带着一丝伤感。
曲调如流水般从两人之间流淌过去。传说,《绿袖子》的歌词是由莎士比亚填写的,描写了爱情的迷惘与悲伤。
陶乐思走到希尔达的身旁,跟她一块在树下坐下,她挨着希尔达的肩膀,闭上了眼睛,感觉到一种宁静的情绪蔓延上来。
“你累了吗?”希尔达低声问,“你累了的话,可以枕着我的腿睡一会儿。”
陶乐思点点头。她躺下来,枕着希尔达的膝盖,用一只手遮挡在眼前。那支业余乐队又换了一首演奏的曲子,长笛和小提琴的声音一直被送出去很远,流水声、虫鸣声,她的头发垂在了地上,希尔达轻抚着她的头发,任由这些头发流淌过她的手心。
渐渐的,陶乐思觉得这些声音好像都离她远去了……她睡着了,在一个有着夏天午后的森林和小溪的梦里,女神如水泽仙女一般,从树丛之间嬉戏而过。
(三)陶乐思第三次听到《绿袖子》
陶乐思第三次听到《绿袖子》的旋律,是在车上。
她在意大利换了新车,不过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她并没有买兰博基尼或者玛莎拉蒂之类的豪车,经过综合评估,她购买了一辆菲亚特的轿车。
在那时候,车上有车载磁带仓与音质良好的音响,感觉已经很炫酷了。陶乐思为此搜刮了城里的音像店。磁带大多数都是法语或者意大利语的,陶乐思的这两种语言都处于刚入门的水平,很多磁带的曲目令她并不太能理解其中的内容,这也导致她某次还一不小心就买到了成吉思汗乐队的专辑。
她开车的时候,阳光直直对着挡风玻璃照射下来。车载音响播放着陶乐思新近购买的磁带,随后她就听到了《绿袖子》的旋律。
这一回,她所听到的这首曲子是用竖琴演奏的。
也许比起钢琴,竖琴的音色更有一种温柔的含蓄蕴藏其中。她踩着油门,扶着方向盘,和希尔达谁都没有说话。
当这首梦幻一般的曲子结束之后,陶乐思转了一个弯,她们的面前出现了海湾,在阳光下,海水是湛蓝色的,比天空更要蓝。
“桃乐丝,”希尔达忽然说道,“我的女神,我至今都非常感谢你。”
陶乐思微微转过半边脸,看了希尔达一眼:“感谢我?为什么?”
“感谢你给了我眼前这一切。而我什么都没有做,你就给了我这些。”
陶乐思轻轻叹了口气,她下意识地想要减档减速,不过她很快发现自己新买的车是自动档的。
“不,夫人,你并非什么都没有做,”她说道,“在祭祀仪式的时候,你做了太多太多,你最终唤醒了女神,那已经足够了。”
“或许对于我而来说,”希尔达轻声地说,“现在我所拥有的这些,对于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绿袖子》的旋律结束了,汽车继续向着湛蓝的蓝天和海洋方向行驶着,不会再回头。
第83章 番外—关于吵架这件小事
陶乐思很少和希尔达发生冲突, 但这个“很少”实际表明,她偶尔还是会和希尔达吵架——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
她和希尔达差不多把欧洲全部转了一圈,在意大利逗留的时间格外长, 以至于她感到自己是在意大利度过了蜜月, 带着阳光和海水味道的蜜月。天气热了起来,从早上开始, 空气中就弥漫着暑热, 还有一些码头载着海鲜的船只的味道。晚上躺在床上,陶乐思能够感觉到汗水一点点从脖颈中渗出来,落入床单之中。
天气太热,人的心情就会比较暴躁。
她们会因为莫名其妙的事情吵起来,比如行程安排、比如午饭的奶酪、比如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琐事。但是战争并不会真正被打响,通常而言, 几句拌嘴之后, 她们又和往常一般了。希尔达生气的时候喜欢低下头, 嘀嘀咕咕抱怨着什么,或者随手抓起一本杂志或报纸, 坐在沙发上假装在看, 一连半个多小时阴沉着脸, 一动不动。
陶乐思有时候认为她这个样子很可爱,有时候又觉得一股火气直冲脑门。可是她并不想对希尔达发火,无论如何都不想对她发火。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陶乐思觉得她希尔达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人。她足够强硬,又足够柔软, 她对于陶乐思的每一次顺从, 都是出于信徒对于神灵的追随。她全身心都奉献给了女神, 所以她的自身不复存在, 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讨女神欢心。
而这种感觉,陶乐思极其不喜欢。她更乐意希尔达顺从的是她,而不是赫卡忒女神的三分之一。
两人的关系中,陶乐思始终试图引导——她,活生生的桃乐丝·恩格尔,才是希尔达应该去爱的人。至于女神的身份,只是桃乐丝诸多身份的一个而已。她应当以自己去爱陶乐思,而不是信徒去爱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