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作品:《[红楼]夫人心想事成

    贾宝玉、贾兰和贾环,哪一个不能胜任启蒙的工作?
    林蔻却注意到了平儿:“平儿是什么时候生的孩子,为什么她生了孩子之后,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夫妻关系就出现了裂痕?”
    黛玉犹豫片刻,叹道:“我以前还同情过平儿夹在琏二嫂与琏二哥之间生存艰难,可谁知道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几乎算是与琏二嫂闹掰了,她温柔多情又知道投其所好,如今琏二哥对平儿的态度可比琏二嫂更好。”
    林蔻茫然:“王熙凤就没想过反击?”
    就王熙凤以前那喊打喊杀的性子,怎可能不撕了贾琏与平儿?
    黛玉笑了下:“所以我方才不是说了?琏二嫂好似突然想通了,不但将自己与琏二哥之间的家产分了两半,还彻底与琏二哥分居了,似乎……她对琏二哥已经彻底没感情了。如今琏二哥与平儿倒更像是夫妻一般,但我瞧着,平儿的未来怕是不大好。”
    林蔻看向黛玉:“你嫁人后倒是长进了不少,对这些弯弯绕绕比以前可明白多了。”
    黛玉不好意思:“因为琏二哥的性子……这根本不难猜啊。”
    林蔻笑了下,想了想,将自己从甄赋手中得到一些关于贾琏的八卦都说了出来:“王熙凤与贾琏闹掰虽然有平儿的原因,根源却并不在这儿。”
    “平儿不知道,在她生产之前,贾琏因为王熙凤的一些产后后遗症,以及平儿怀孕的缘故,早就在在外养了两房外室,那两房外室在平儿产子之后不久,分别为贾琏生了一儿一女,后在平儿照顾孩子与管家的时候,又分别生了两个儿子。”
    所以……
    不管平儿打的是什么主意,最后其实都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黛玉愣了一下,心情却并不高兴:“我本应该不喜欢平儿的,就像是不喜欢赵姨娘一样。但平儿与赵姨娘又并不一样,她……”黛玉顿了顿,“我其实能理解她的选择,毕竟她一开始成为琏二哥的通房,就是被逼的。”
    林蔻摸了摸她的头,其实以平儿表现出来的智商与情商,若她对贾琏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是不太可能会让自己沦落到被“逼”这种情况的。
    毕竟王熙凤当年带了四个陪嫁丫鬟,除了平儿外,其他三个嫁小厮的嫁小厮,放出去的放出去,就没一个能留下来的。
    平儿即便当时年纪小,不如后来圆滑,模仿其他两个丫鬟的举止,让王熙凤觉得她是个威胁,将她打发出去难道不行?不过是心里也有些念想,只是不够坚定,所以最后把自己落得后来那般境地。
    林蔻是不大喜欢平儿的,不是因为她总是拿王熙凤的物或做的事儿去做人情,只是因为总觉得她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总是让自己陷入一个并不好的境地,让人觉得不够聪明。
    但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林蔻不好多说。
    她想了想,问道:“王熙凤不是有一个女儿?我记得比惜春小不了多少岁?如今也有十岁左右了吧?怎么一直不见湘云带出来?”
    黛玉皱眉:“姐姐不说,我都快忘记琏二嫂还有一个女儿了。”
    巧姐这个十二钗之一不但在原著中存在感极低,在林蔻穿到红楼世界之后,更是底得令人发指,你敢信林蔻穿越到这个世界都十几年了,愣是一次也没见过巧姐?某一瞬间,她甚至忍不住怀疑巧姐是否存在。
    林蔻之前见几个姑娘出门一直没带巧姐,还以为是她们和巧姐玩不到一起去,如今看黛玉的反应,怎么好似情况并非如此?
    这个问题一直到林蔻再次见到湘云之后,才得到了答案:“还能因为什么?话都说不到一起呗。我们与巧姐的年纪本就相差了好几岁,偏偏琏二嫂还不让巧姐读书,我们就更没有话题了。”
    “之前探春还未出嫁之前,我们也曾带着巧姐一起玩,谁知我们谈论的话题她一句也插不上嘴,她小小一只坐在那儿,瞧着让人心疼愧疚得紧,我们提醒过琏二嫂,让她给巧姐请一个女先生,或者干脆交给我们几个启蒙读书,琏二嫂不愿折腾,直接婉拒了我们,那我们又有什么法子?”
    “带着巧姐,她插不上话岂不是更可怜?”
    林蔻想到王家的教育,不由沉默下来。
    湘云看着林蔻沉默的样子,以为她生气,犹豫之后小心提议道:“要不然,我再去找琏二嫂说说?也不求其他,总要让巧姐认识几个字不是。”
    宝钗向来是看不上王熙凤做派的,闻言笑道:“这事儿你直接劝必然是不行的,你若真想让巧姐读书识字,不妨告诉凤丫头,就说贾家如今门第已经很低了,若是巧姐大字不识,以后肯定没办法嫁入高门,她自然就同意了。”
    湘云愣住:“这不好吧?巧姐才多大……”
    宝钗笑了笑:“正是年纪小才有挽救的机会呢,等到年纪大了,再想读书识字可就难了,如今还有弥补的机会。你信我,你只有这般说,凤丫头才可能花钱给巧姐造一个女先生。”
    王家的姑娘是个什么样子,她难道还不知道?
    湘云犹豫一瞬,转头看向黛玉。
    黛玉对上湘云视线,不由笑了下:“你就按照宝姐姐说的去做吧,我觉得这事儿能成。”
    林蔻也跟着补充:“虽不见得没有其他办法,但这确实是最行之有效也最快速的办法,其他法子估计要水磨工夫,但以巧姐如今的年龄,她只怕等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