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作品:《我在恋爱综艺里当杠精

    但是电影一出来,他们发现自己想多了,两个主角把学生时代的纯真、有远大抱负和理想,以及满腔热血,都表演得很到位,实在让人惊讶。
    “你可以不相信任何人,但你不能不信娆姐和郁老师的演技。”
    “孟君樾虽然是富家子弟,可他还是撑起了这个时代给他的责任,他拥有一颗很赤诚的心,牺牲的时候也只有二十多岁,郁池演的太有感觉了。没有这些先烈在国难当头的付出,也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致敬先烈!”
    “致敬先烈!”
    “简娆舒的民国装扮真的太好看了,为什么他们在电影里都能这么配!”
    “孟君樾和宋南攸真的太遗憾了,我相信宋南攸站在向南大学讲台上的时候,她也会想起孟君樾,他们一起站在了时代前沿。”
    在网友们的评论里,某官媒还评论了一句。
    果然不管是什么时代,都是属于年轻人的。
    《烽火》的口碑不错,随后大批观众也跟着走进了影院。
    电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vouge》邀请他们一起上双人封。
    原本郁娆CP大火出圈时,vouge就蠢蠢欲动,想邀请他们上双人封,但一直没找到合作的机会 。
    因为他们近期《烽火》太火了,vouge和他们商量,看是不是能按照宋南攸和孟君樾的角色设定,登这个月的封面。
    团队商量后,觉得可以,而且粉丝的呼声也很高。
    《烽火》里的宋南攸和孟君樾到死都没有见到,唯一一张的合照,还是全班同学一起合照的照片,这也太意难平了。
    于是,vouge的主打摄影师亲自操刀,给宋南攸和孟君樾拍了一组大片。
    照片里,简娆舒和郁池穿着向南中学的校服,大片质感看上去很高级。
    他们都看向前方,就像电影里那样,他们向往的方向。
    vouge在发照片编辑微博时,配上一条文字:“向南中学三年级学生,孟君樾和宋南攸。”
    配合这组图,年代感很强。刚刚看完电影的观众,感觉都有点走不出来了,好像孟君樾和宋南攸又回来了。
    这一期的新刊,又理所当然地卖到脱销。
    有人爆料,在电影首映的时候,简娆舒和郁池就坐在他们那个电影院,还很巧合地坐在了他和女朋友身边。
    网友说,他和女朋友也是在电影看完以后,才发现了是本尊,对方还很坦然地和他打了招呼,问他们电影好不好看,女朋友还要到了签名。
    可能是第一次遇到明星,所以很激动地po了出来。
    他们俩估计也是出来看电影的,虽然是看自己的电影,打扮得很悠闲,就像寻常情侣出来约会。
    粉丝们立刻鬼哭狼嚎的,怎么偶遇这种好事儿,他们就遇不到呢?
    又有狗仔在网上说,说他们也在电影院偶遇了郁家董事长和董事长夫人,他们夫妻也是来看《烽火》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郁家对很喜欢简娆舒啊,还特意来给简娆舒的电影捧场,这不就是代表郁家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支持他们俩的恋情吗?
    当初郁池演第 一部电影的时候,也没见郁家这夫妻俩出来捧场啊。
    所以大家都很肯定,他们是为了简娆舒来的,这得多重视儿子的女朋友。
    一旦涉及到了豪门群体,媒体们的八卦魂和八卦心开始群体死灰复燃,大众最喜欢看这种豪门圈的八卦。
    继郁家夫妻现场看《烽火》后,借着某个公共场合,媒体记者询问了郁董事长有关简娆舒的话题时,他和太太也没有避讳,反而很大方地接受了他们的采访。
    男记者问他们:“董事长先生,请问你们对郁池和简老师的这段恋情,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吗?”
    郁柏笑了笑,说:“娆舒是个很好的女孩子,郁池他妈妈很喜欢她。再说了,我和我太太都是尊重他们年轻人想法的人,不会对他们横加干涉。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他们年轻人的恋爱和婚姻,就交给他们自己做主就好了,我们管不了。”
    男记者又问:“那什么时候,郁池会带着简老师和你们私下见面呢?”
    郁柏:“那当然还是看他们自 己的想法,什么时候有机会,想清楚了,再一起来见我们也不迟。”
    记者:“那我这边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他们俩现在这么甜蜜,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他们将来会结婚的问题。”
    郁柏笑了笑:“这个,当然也是考虑过,如果娆舒将来有一天真的愿意下嫁郁家,那确实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
    郁夫人也在边上笑,显然也是同意这个说法的。
    下嫁?
    记者觉得自己都听不懂下嫁这个词了。
    您可是网友们口中的国民爸爸啊!这个屯里最有钱的人,我们都不允许你这么卑微!
    其实从这也看得出来,郁家董事长和太太是真的很喜欢简娆舒了,居然称如果简娆舒会嫁的话,那是下嫁。
    这就是大佬的境界吗?
    网上的评论也在讨论。
    “看,连郁家的董事长和董事长夫人都这么喜欢简老师,我们简老师是真的很不错啊!就是这么优秀!”
    “不是,这也太夸张了吧,简娆舒就算现在再怎么红,也没有到要“下嫁”郁家这个地步吧?我怎么感觉有点尴尬,简娆舒被吹捧得太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