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第一个五年计划会
作品:《崇祯本科生》 “皇上,最新的栓动式步枪暂时停止研发了,新式前装燧发枪已经定型,陆军后装火炮的研发也进入实验阶段…”负责武器具体研发的毕向东向朱由检汇报了最新的武器研发情况。
“基础理论不突破,整个行业的技术就跟不上来。同样是枪管露气的事,燧发枪的要求比栓动步枪的要求低得多。”朱由检说。
“千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能教格物之学的老师严重短缺且水平不够,就算现在天天不睡觉现教也教不出来啊。”方以智补充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前不重视格物,是因为没有发现格物的好处。要想让格物之道发扬光大,在推广上就必须有所倾斜。
现在朝廷拿下了南洋之地还需要巩固,正好借机发展造船业。造船行业需要用到大量的格物之学。
索性就朝这个方向倾斜,等到把下一代人才培养出来了,再从海里转回来。教书育人是一个亏本的事情。朝廷以前为了照顾读书人制定了不纳税的政策,导致了大量百姓拿着土地投靠举子。
这是弊端,不能因为读了几天书就当霸王。以后朝廷的教育不能一味指望朝廷倒贴,要考行业来支撑。就先有造船业来支持适合造船技术发展的格物之学吧!”
朱由检一口气说得口干舌燥的,赶紧端起茶碗猛灌。穿越也不是万能的,大明就算是有朱由检带来一点后世的先进知识,也不能说整个社会就此大发展了。
什么事情都可以跨越式发展,唯独教育不行。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教育支持,想一下子就发展出几百年的成就,那还真真是扯淡了。
“炼钢的技术发展现在很慢,老臣愧对皇上……”宋应星嘴巴蠕动几下,有苦难言。
“别这样想,宋爱卿已经做的很好了。”朱由检赶紧劝住。
炼钢看起来容易,实则相当困难。炉温的提高技术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小炉到大炉也不是简单的把炉体扩大。
很多小说里写炼钢,只要一实验出来,然后一两年钢产量直逼二战的米国,再过几年中原大地就能跑火车了,而且还能从新疆修到中原,从河北修到关外。
胡扯!
能用小炉实验出的钢产量,怎么支撑一条铁路的用钢量,建一万座小炉子吗?
钢铁洪流听起来激动人心,可惜钢铁行业的发展整整经历了几百年,而且从技术层面上,人们很早就知道原理了。
“炼钢技术不能停,如果钢材料不过关,武器就会落后。大明可以不装备栓动步枪,但是不能不产钢。”朱由检一语成谶,这是他不敢松懈的技术发展。
四个人聊了很久,看似轻松惬意的一场话会其实决定了大明未来的政策基调。
大明现在步子迈得有点大,然而国内其实已经严重空虚了。要不是海战这一仗打赢了,怕是亏空的厉害。
说到底,朱由检使用了国债这个手段来暂时填补了亏空,但是央行发行的国债是五年期的。难道到时候朱由检使用货币超发这种掠夺式的办法,来堵这个窟窿嘛?
那是真不要脸的行为。
现在的大明不同于后世,大明没有工业规模,也没有商业规模。货币超发,抢那些从地里刨食的农民的血汗钱吗?
大明必须在五年之内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出来,而且还要填得上国债这个窟窿。
左想右想,实际上只有发展航海和海贸这一条路。再说明白点,就是抢荷兰人的生意。只有把“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生意抢了才有可能得到这笔财富。
同时朱由检说得也没错,大明没有现代造船业,从教育和政策上向造船行业倾斜,一是帮助朝廷抢荷兰人的生意;二是帮助教育业培养一批理工科的人才,因为营造技术本身就是理工科的范畴,跟文科可扯不上关系。
其次,大明在商品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抢荷兰人的生意还是有底气的。只要造船业跟上来了,相信海贸的发展会有一片新天地。
“皇上想如何发展造船业呢?”方以智问道。
要说大明现在的造船技术也不落后了,就算前一批战舰造得有点粗糙,可那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因为时间不够赶出来的活儿。
在这样先进的造船基础上还要技术倾斜,那会是什么技术?
“造铁龙骨的战舰,或者包铜皮的战舰。民用船只要造得更大,航行更远的大海船。”朱由检说。
“什么,铁造的船,不沉吗?”宋应星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不光铁龙骨船不沉,全部用铁造得船也不会沉。”朱由检说。
“这怎么可能?”皇帝的话已经颠覆了他们几个的认识。
“现在不可能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但是你们可以先设计出靠蒸汽机驱动前行的船出来。”朱由检又说。
“是在船上安装水车的划桨吗?”王承恩都听得兴起,加入了询问。
“不,不是明轮驱动,是螺旋桨。”朱由检觉得大明的力学没有牛顿还真不行,螺旋桨的力学原理不是这群人一下子能理解的。
皇帝拿出白纸,用笔勾勒出了一副草图,一个简单的螺旋桨的样子画了出来。
“这,可行吗?”毕向东很有兴趣。
“让人做个模型试一试呗!”方以智说。
朱由检当然知道螺旋桨肯定行,但是这种技术如果发明出来,大明的造船业又会向前发展多少。
“航海不只是造船,同样还有海上的辩识方位的本事,比如六分仪。”朱由检补充道“要让每艘船都配备一名能辩识海陆的领航员,这就需要大量懂得格物之学的人才。”
“朝廷强行推行吗?”方以智问,他已经能感觉到如果这一条政策下来,许多人对学格物有兴趣的,因为这代表着一条生计之道,轻松不累。
“朝廷强行规定,也是为了出海的人自身好嘛。”朱由检的确是打算让朝廷硬性规定的。
韬光养晦,将是大明未来几年的主基调,目的就是等待人才的成长和国内百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