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作品:《女公子

    以往那些书里看到的、从别人口中听到的、形形色色的造反成功的案例,可没有“主人公彷徨无措,得向他妹妹寻计问策”的桥段。
    不过话说回来,徐朔肯孤注一掷,听从她的建议,已是甘冒奇险,搭上了自己的一切。她应当心怀感激。
    她也轻声答:“咱们不是已定了计划吗?一步步来便是。眼下看来,国内的势力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患。你最大的软肋便是师出无名,容易引来别国插手问责——是了,你是为保护母亲,不得已而发兵,应了个‘孝’字,但还不够……徐侯还有过什么倒行逆施之举没有?你找几个人跟我说说,我帮你拟个檄文出来。”
    对于突发之事,最好在谣言四起之前,先下手为强,堵住别人悠悠之口。这是她从荆侯那里学来的智慧。
    *
    赤华也知道,宫变首战告捷,万分松懈不得,调兵遣将上稍微有一点差池,形势就会突然严峻起来。
    但她实在等不及了。长长的一天才过去一半,但在她心里,却似渡过了几个月、几年。
    为了保护徐姬,夏偃不顾她劝阻,坚持站了起来,跟徐朔面对面。这一举动耗尽了他仅剩的精力。
    就在三两刻之前,刚刚有个徐姬的侍婢慌慌张张跑来,报告赤华:“夏……那个、那个……”
    也不知该怎么称呼,干脆直接叫,“……那位客人,忽然不省人事,呼吸几乎没有,叫都叫不醒!夫人已经快哭晕过去了!……”
    徐朔的人已经基本控制了宫城。赤华慢慢放下剑,叫来徐朔几个部下:“编个理由,去把宫里所有的太医找来。莫要打草惊蛇。”
    *
    太医们很快被连哄带骗的集中了来,排排站在一个酷热的偏殿,一个个抖如筛糠,还不敢伸手擦汗。
    有些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但大家悄悄的交头接耳,也拼凑个八九不离十。
    都听说宫中剧变,徐侯被人软禁,幕后主谋是某个默默无闻的不得宠公子。
    不知他要太医做什么?难道是徐侯不肯乖乖死?
    赤华很快认出了其中一个面孔:“你,出来。叫什么?”
    那便是当初在荆国负责“诊治”公子瑶,实则接受徐国密令,给她长期下毒的医师。
    后来他潜回徐国,受了嘉奖,被留在宫里。
    他爱财,也时时出宫,去给宗亲夫人之类看看身体,开点驻颜养身的补药,收点赏钱。
    那次在徐姬的院子里,他意外看到了荆国公子瑶的替身——当然并不知道她真名——居然躲在下人房里。这太医如获至宝,出门就把赤华给卖了。徐朔当时就赏了他一大笔钱。
    如今再见赤华,那太医腿都软了,衣摆抖来抖去,抖出一身苦黄连味。
    这个被他卖了的女子,已不是当日的狼狈颓然疲惫之相,而是神采奕奕,气质如仙。就连愤怒起来,也是整个殿里的唯一一抹亮色。
    赤华又催促了几遍,他才结结巴巴说:“小人……小人名叫……左不灵,不知……不知夫人有何……吩咐……”
    赤华听了他名字,心里默默啐一口,好好个太医,偏偏叫“不灵”,谁敢用啊!
    “公子瑶的药,是你调配的?”
    太医不灵垂头丧气,答:“是。”
    马上又补充:“可,可小人没有给她下致命的剂量!一直……一直拿捏着分寸……”
    他以为赤华是来给公子瑶算账的。心头涌上一串自辩之辞,却立刻被赤华一个手势噎了回去。
    “这人中了和公子瑶一般的毒。把他医好,我不杀你。”
    太医不灵腿上打着哆嗦,跟着赤华来到隔壁一间小殿。
    殿内陈设简朴,仅一小榻,榻上一人,仰面昏睡,面若死灰。
    太医不灵慢慢凑近上去,望闻问切,很快脸色就跟夏偃一样灰败。
    “是……是用了我的药。可……可谁那么大方,三个月的量,分三天给他灌下去了!”
    他绝望地嘟囔,恨不得以头抢地——不是为了夏偃的病情,而是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赤华脸色煞白,抿着嘴唇不说话。这太医不像是撒谎。
    她突然蛮横起来,甩开淑女的架子,抓起手边一座烛台,狠命一摔。
    咚的一声闷响,那烛台在地上四分五裂,碎片砸了太医的脚。他一点不敢动。
    “我不要听废话!你救是不救!”她低声吼。
    太医不灵连连磕头,“小人尽力,小人尽力。”
    要是他敢不救,只怕今日就小命难保。而听这女郎的口气,只要榻上之人延一天的命,他自己也就能多活一天。
    他在心里把那些管医药的各路神明拜了个遍,“求神仙保佑,让弟子这次药到病除,一定要灵,一定要灵啊……”
    54、第 54 章 ...
    徐朔终于没敢自立为君。他为身世所累, 始终不敢妄称自己是徐国的主人。
    虽然他鼓起勇气和徐侯翻脸,但要他悍然篡位, 以偃氏代徐, 他顾虑良多。
    当世之人会用何等辞藻来骂他?后世之人会用怎样的笔墨记录他?各路诸侯会如何磨刀霍霍, 准备惩戒他这个践踏天子分封果实的败类?
    于是他退而求其次, 听从赤华的建议,挑了一个十岁的的公子顺,在几个朝廷重臣的支持下扶为新国君。这孩子性格忠厚,资质平庸, 母族和徐姬一样出自大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