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作品:《凤栖梧

    慕容鸿本就是外族,对汉家士族的领袖也是殊无敬意,言语间更是肆意点评,符潼也为他百无禁忌的大胆言辞而暗暗咋舌,轻笑道:“看不出来你倒是喜欢臧否各家人物,对南朝风物知之甚详。”
    慕容鸿“呵呵”一笑,好看的眉眼弯了又弯,说道:“自从知道你在建康,我自是打定了主意要来寻你,留意了一下这城中诸人诸事,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最重名声和雅量,实际上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者众多,挟私报复的事情,在我看来是层出不穷,我若是一头雾水的撞在谁的手上,岂不是又起波澜?!”
    建康城北的瓦官寺,规模宏大,主殿面阔七楹,进深七间,内六架,前置搌廊,高达四丈有余,四周磨角石刻高柱,内镶嵌楠木,精妙绝伦。
    怎奈城中笃信天师道,香火却不繁盛,香客信众寥寥无几,二人相携于寺中为亲人祈福,浴佛献花。
    符潼在大雄宝殿虔诚礼佛参拜,起身之后,慕容鸿已经代为向执事僧言明要布施些香火钱,执事僧正求之不得,见二人虽只着了素袍,那袍服竟是丝绸缂丝,暗绣纹饰也精美,气度更是不凡,忙引二人至偏殿中奉茶。
    却见一个面冠如玉的少年人正趾高气扬的指使着随从将礼佛供僧的三百缗五铢钱搬进偏殿来,三百缗就是三十万钱,这少年也不知是谁家子弟,出手如此海阔。
    符潼今日带了一万钱布施,其实这也足够三口之家几年的开销,也不是小数,若论平时,那僧众定然是欣喜若狂,千恩万谢,今日这少年豪奢出手在前,竟是显得符潼布施的有些小气了。
    符潼自己倒是神色恬淡,意态如往日无贰,并没有因为那少年布施的是自己的数十倍而有任何窘迫尴尬,那少年却是神情倨傲,特意轻蔑的看了看一旁的符潼和慕容鸿,轻轻小声嘲笑道:“小气。”
    慕容鸿和符潼二人俱是耳聪目明功力深厚之人,何况那少年声音也并未刻意压低,这奚落嘲笑意味的话,真真的被二人听个一清二楚。
    慕容鸿本就是个无事生非,无理时尚且要辩三分,得理时从不轻易饶人的个性,如今看那少年如此傲慢无礼,哪里能忍得了这个。只是符潼不愿多生事端,轻轻拍了拍慕容鸿肩膀,安抚于他。
    那慕容鸿近些日子对符潼无不言听计从,哪里还敢随便呲牙,于是在符潼耳边说道:“不如我们捐上五百缗。”
    符潼轻笑道:“你多大了?和个孩子置什么气!他也是替自己家主人办事,我本就是偷偷过来礼佛,不要横生枝节,还是算了。”
    慕容鸿轻声道:“你背着谢家人来拜佛,怕安石公回去打你屁股吧!~阿潼,你怎么知道他是个下仆,看他那趾高气扬的嚣张样儿,我还以为是司马氏的王子呢!!!!”说完还轻轻的“哼”了一声。
    符潼回他道:“他是个阉人你看不出么?”
    慕容鸿这才仔细打量这少年,总是他年少尚未有须,可举手投足间的确是更趋于阴柔,眼神也呈妩媚之态,却是个內侍无疑。
    他低声轻问符潼道:“你在宫里看过他么?是小皇帝身边近侍?”
    符潼说道:“不曾看过此人,看手笔,当是哪位宠妃的內侍。”
    执事僧收了符潼捐献的一万钱,请他在功德簿上留名。看符潼略一踌躇,慕容鸿就知晓他是不知道要写谁的名字为好。毕竟是为苟氏祈福,若是写谢玄名讳,天下皆知谢玄尊奉天师道,虔诚至极,传扬出去,极为不便。于是慕容鸿拿过笔来,对那执事僧说道:
    “我二人是替故友敬奉先人,写故友名字吧。”说完也不等那执事僧开口,提笔用符潼字迹写了氐秦文字的“符潼”二字。
    搁下笔后,慕容鸿拉着符潼向执事僧合十施礼,一起往外而去。
    那少年见这二人姿容俊逸,风度也洒脱,便凑过来往功德簿上看了一眼,却是两个异族文字,他并不识得,轻蔑的笑道:“还以为是哪家高门郎君,却是胡狗,今日真是晦气。若是再让小爷瞧见这两人,倒要让他俩好看。”
    那执事僧唯唯诺诺不敢搭话,心内却是替刚才那温和有礼的郎君担忧。
    作话:
    今天三更~
    第55章
    出了寺门,慕容鸿调笑道:“阿潼,你是佛寺也拜,道观也拜,你到底信什么?求什么?”
    符潼笑道:“佛道相通,唯在一心。我都拜的虔诚,当皆保佑我所求才是。”
    忽听得街上一声斥喝:“小人之言,一派胡言乱语,佛道怎能相通?!这世上哪里有你这种左右逢源三心二意的信众。”
    二人抬头一看,呵斥二人的却是一个女郎。
    这女郎虽然皮肤不若世家贵女们白皙,却晶莹有光,明眸皓齿,眉目间极有英气,坐在马上姿态潇洒,黑裘,红唇,银鞍,赤鞭,这种异样的明艳,即便是符潼也觉耳目一新。
    符潼略一拱手揖身,说道:“万世之前,可有圣贤?万世之后,定能再出圣贤!佛道亦然。可同此心,同此理,”
    那女郎挑眉问道:“同何心?同何理?我看你妖言惑众,俱是歪理邪说。今日你若说不清楚,本宫手中这鞭子,定不饶你!!!!”
    符潼心下暗笑,好个刁蛮的妮子。从容回道:“道法自然,佛说般若,此谓道心与佛心,却也皆是人心。子曰‘天下何思而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如此说来,儒释道岂无相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