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6)
作品:《今天开始做神农(重生)》 要说桃源村卖菜的可是好多家,王卫军记着陶盛宁名字的原因就是他家菜味道比别家的好,价钱也公道,这也是他同意跟着陶家宁媳妇过来的原因。
旁边听到王卫军赞叹声的冯海夫妻看了过来,王卫军和王红英都拿着萝卜吃的开心。两人停下拍照,凑过来也拔了两根。
云云爱干净,即使萝卜上看不到什么泥也吃不下嘴,冯海就拿着萝卜往旁边的小河洗菜去了。
要说这神农泉,最好的是山上的泉眼里,那属于陶然家。从山上留下来形成一条小溪,这小溪就供全村人来浇水,最后小溪汇入绕村的小河,这就可以普通使用了。所以冯海跑到河边洗菜就没人计较。
云云拿起冯海洗好的萝卜咬了一小口,轻轻咀嚼两下,传入舌尖的先是萝卜的甘甜,再嚼两下变成了一股辛辣,但那股甘甜又刚好中和了辛辣味,让人吃着欲罢不能。
云云本来不喜欢出生萝卜,只是想尝尝镇红食品,虽然也只是在远山镇的一小部分红了。她是真没想到自己又天会吃生萝卜开心地停不下来。
冯海也是知道老婆的喜好,看着老婆开心吃着以前不喜欢的东西,对手里的萝卜咬了下去,瞬间他也被口中的美味折服了。
嫂子,我们今天在你家吃饭行不?就用这地里的菜做一顿,我付钱,生的都这么好吃了,熟的味道肯定也好。冯海和云云直接决定留在这吃午饭,还有可多不能生吃的菜没尝过味道呢,那能就这么走了。
看到两个小年轻愿意留下来,老夫妻两人犹豫了一下,也决定留下来。反正回家就他们两个吃饭,还得自己做,自己手里有钱,在这吃一顿有花不了太多。
不过吃饭之前,他们还是去了陶盛宁家把饭钱确认了以免被坑。虽然在刚才的相处里,他们都对桃源村人感官不错,还是要防备一点,毕竟是今天刚接触。
要说他们运气好呢,陶盛宁媳妇做菜也是一把好手,虽然比陶然妈妈田玉霞差点吧,配上上好原料也足够四人吃得走不动路了。
四个人抱着碗,只吃菜,不吃饭。云云一边在心里哀嚎着再吃就要胖五斤了,一边停不下手里的筷子。冯海也在那埋头大吃,连老婆都不管了。
还是吃过不少次的王卫军和王红英有抵抗之力,感觉吃饱了就停下筷子,喝起了陶盛宁端出来的一杯茶。
今天一路上听他们说桃源村的菜好是因为水好,因为那传说中的神农泉,王卫军都没太上心。直到喝了这一口茶:你这茶味可真不错,几百一斤啊?
嘿,就三百一斤的普通茶叶,我平时喝的,要是喝不惯就多担待。
这可真不想三百一斤的,我感觉五百一斤还差不多。王卫军也是个爱喝茶的,端起茶杯在仔细一看,这茶叶确实不太好,可这茶水的味道
我这茶味道好,是因为水好,这用的可是神农泉的泉水,泡出来的茶就是好喝。陶盛宁满脸骄傲的说道。
王卫军听到这话就在想怎么开口让他们带他去看看神农泉眼。
就在这时,两声电话铃声想起,是王卫军和冯海的电话。
王卫军动作快,烦这电话在他吃饭的时候打进来,拿起电话就直接接通,一不小心按了外放,只听到:海子,你不会被桃源村的的人绑架了吧,唉,你现在要没事赶快吭个声。
直到他们四人临走时,古茗还恋恋不舍,一直喊着明天还要过来玩。
在桃源村南边不远的地方有个比桃源村大不少的村长,就叫南田村。南田村里三姓田王张混居,田姓是村里最大的姓,田玉霞的老家就在这里。
前几天田玉霞接到娘家的电话,就急忙赶会南田村里,为的还是陶然大舅家的事情。
陶然外公有两儿两女,大女儿田玉云最大,现在远嫁外地,两三年才回来一次,小女儿田玉霞排第三嫁到了附近桃源村,还好离家近,每星期田玉霞就回来看两个老人。
剩下的两个儿子里,大儿子田丰排留在家乡种地,二儿子田满最小都快三十了还没结婚,在外地干建筑,怕父母催婚就只有过年前才回来。
第137章
看着陶然担心的样子, 黎庭舟稍稍放柔了声音:不用担心, 程栋能解决, 而且那点酒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对了,他临走前还说等事情解决了直接去你那里玩几天。
那我肯定欢迎,到时候我把地址发给他。黎庭舟的话听起来就很有信服力, 而且看他身为程栋的朋友都不担心, 陶然也感觉自己操心也没什么用。这样一想, 陶然的精神松懈下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昨天喊那几个醉酒的家伙洗漱,可是折腾了不少时间,感觉睡眠严重不足。
看着陶然一脸困顿却勉强打起精神的样子,黎庭舟不禁翘起了嘴角:困了就睡一会儿, 等到了火车站喊你。
不用了,很快就到车站了,上车再睡也不晚。陶然喝了一口水, 勉强压制住困意。现在睡着了,一会儿再醒还会更难受。
看着陶然坚持,黎庭舟也就不再劝说, 选择把车速又提高了一些,加快了速度。Z大离火车站并不是很远,陶然他们在开车时偶尔聊上几句,很快就到了火车站。
黎哥,咱俩坐火车回去, 这车怎么办啊?陶然揉了揉脑袋,昨天喝酒再加上睡眠不足导致今天脑子有些不太好使,现在下车后才想到这一茬,不能把车扔在火车站吧。
陶然看了看黎庭舟,自己没想到,他不会也想不到吧,黎庭舟还是那一脸淡定的样子:等咱们走后会有人把车开回去的,咱们先进去买票吧。听到这话陶然愣了一下,有些诧异地看了他几眼,看他没有要解释的样子,就不再多问,直接走进火车站买起了车票。
远山镇有火车站,这里有直接通往远山镇的火车,陶然提前看过时间,下一趟去远山镇的火车就在二十分钟后。坐火车的人也不多,两人很快排队买好了票。
陶然和黎庭舟的位置挨着了一起,他本来还以为黎庭舟没坐过火车,后来看他熟练的检票上车,才发觉自己实在是想太多了。不过也不能怪他,谁让黎庭舟的气质开起来就像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那类人,总有一种他只会坐飞机高铁出门的感觉。
火车慢慢启动,速度渐渐加快,从窗户向外望去,只见那些高楼大厦逐渐远去。随着火车不断的前进,能看见往种满庄稼的田地,郁郁葱葱的山林,还有炊烟袅袅的村庄。
看着陶然一直望着窗外,黎庭舟想了想就请陶然介绍一下桃源村。陶然左右看了看,坐车的人真不多,尤其是他们这个车厢,不多的几个乘客都离他们挺远的,而且没有人在睡觉,小声说话不会有什么影响。
昨天吃饭时,虽然让黎远把桃源村大夸特夸了一通,可他那可是醉酒状态,本来说话就有些含糊不清,又把事实夸大了许多,陶然倒是觉得黎远对桃源村吹捧太过,他现在又不困了,有空好好介绍一下。
黎庭舟绝对是个合格的听众,至少这一会儿是。因为他的聆听,让陶然不仅把桃源村介绍了一遍,还把自己大学生活的种种趣事给黎庭舟分享了。等到火车到站时,陶然才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自己第一次变得如此能说会道。
下了火车,陶然也没准备带着黎庭舟坐公交车,而是直接在火车站外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出租车。
大哥,去桃源村吗?要是能去我们俩就上去,不拼车。出租车的司机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陶然也就没好意思喊叔。这车一般能坐下四个人,有些司机为了多赚些钱,直接多拉同路的人一起拼车。
去,上车吧。司机看着这个小伙子转了一圈选中了自己的车,就知道肯定是因为自己的车干净。果然老婆非要他把车洗一遍是正确的,这不,单子就来了,司机大哥喜滋滋地打开了车门。
等陶然和黎庭舟都坐了上去,司机通过后视镜看了几眼,虽然那个个子高的冷着一张脸,但旁边那个和他说过话的小哥倒是挺温和的。还是憋不住话匣子,自顾自地聊了起来:小兄弟,你们也是专门从外地过来专门去桃源村买菜的?
大哥,现在还有专门从外地过来买菜的?我还以为只有本地人才知道桃源村呢。陶然没想到自己就离开了两三天,桃源村的名声就传到外地了,听司机这话还有人专门来买。
嘿,那是当然。听你这话你还是咱本地的人,那你是不知道啊,自从桃源草莓火了之后,桃源村的名头是越传越广。现在每天在这火车站出来的人里,至少有七八个专门去桃源村的,司机一听这小兄弟接话了,连忙和他聊了起来。
别觉得七八个人少,现在有谁会愿意坐火车跑来买菜。要说桃源村人命还真好,就靠着好土好水,光种菜都能养活一家人,我啊,还得辛辛苦苦起早贪黑赚钱。说到这,司机还叹了口气。
这司机这么一说,陶然还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桃源村人了,只得宽慰几句:到时候来买菜的人多了,你开车的活不也变多了吗?
司机这一琢磨这话还真没问题,他们这些开出租的就怕拉不到客人。火车站离桃源村也不近,以后来买菜的人多了,光靠这条路就不用担心没人坐车。以后还应该多给外地人介绍一下桃源村,想通了这些司机师傅也高兴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头脑灵活,我咋就没想到呢,一会到了桃源村我也买些菜回家。
我和你说啊,远山镇上开的那个桃源超市你知道吧,现在早上五六点都得去排队,不然根本买不到。我这开车也有个好处,你看这送你们过去,我还能顺便买个菜。他们村的菜我老婆女儿特别喜欢吃,还有那个草莓,还非要限购,我抢了好几次都没抢到。
一提到桃源草莓,陶然也不应声了,这个限购也是自己定的。黎庭舟听到司机这话又看了看有些尴尬的陶然,意识到了这个桃源草莓就是自家堂弟嘴里一直念叨的草莓,更想尝尝了。还有那些蔬菜,一个厨师最喜欢的东西之一就是上好的食材,不知道桃源蔬菜是不是真得如大家夸赞的一般。
后面的人不说话,这位司机师傅也不觉得尴尬,而是一直说个不停,那是相当健谈。等转上通往桃源村的路上时,路上的车就明显多了不少。
这些车大部分都是去桃源村,还有前面的公交车是唯一经过桃源村的,以前是一天两趟,现在是一天四趟,车上每回还都能坐满人。司机师傅对这车多的情况早就习惯了,还有闲心给后座的客人聊起来。
陶然没想到才离开两三天去桃源村的人就变得这样多,不过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坐公交车回村,原因也和这差不多。那是因为在陶然离村前,这趟公交车就已经算是去桃源村的专车了。在远山镇到桃源村的路上,车上能挤满了人,然而到了桃源村,车上能空下一大半,剩下的几个人才会继续坐车往后面的村子去。
自从陶然家草莓火爆开售之后,桃源草莓的大名传遍了整个远山镇,倒是陶然这个名字的流传度没有这么广,更别说这个人了。所以陶然到了远山镇是一点也不受困扰,都没几个人知道他的模样,就连这个司机都不认识他。但如果坐上去桃源村的公交车就不一样了,碰到熟人的概率可是大大增加,陶然现在就能看见坐在公交车的窗户边有不少熟面孔。
还好这条路当时修得比较宽,轿车和公交车并行并不困难,否则这条路会天天堵车了。陶然催促着司机超过公交车,司机大叔也表示理解:一会那一车子人下来,买菜还得排队,咱们越过他们先买。
等到了通往桃源村的岔路口处,陶然才发现村里的变化还不少,岔路口被扩宽了,往上走的那边松树林被砍了改成了临时停车场。司机师傅把车停在那后就让他们下了车,解释说车太多既怕堵车又怕有什么车祸,现在不是村里人的车都不让进村了。
等陶然表示理解后,司机也松了一口气,就怕遇到那种没理也不饶人的人了,提出要带着他们去桃源村逛一圈:别看我来这边的次数不多,但哪家哪户的菜好吃我也算是一清二楚,我带着你们过去,保证走最短的路买到最好的菜。
第138章
你们真的要摘玉米啊, 现在机械的方便得很,都比人工的轻松。有村民见到准备摘玉米的游客们,不忍心地劝道。
旁边的老大娘见到年楷那好看的脸蛋, 出声迎合道:就是这个道理, 你们要是想尝试一下掰玉米,随便掰几个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把这个掰弯,到时候把脸给晒黑了就不划算了。
队伍里有几个年轻人听了有点不高兴,不就是掰玉米嘛, 有什么难的, 太小看他们了,想到这就想出声反驳,却被年楷的动作打断了。
年楷感受到老大娘好意,伸手头顶的草帽抬了抬,露出脸对大娘笑道:谢谢大娘,我们这些都是没干过农活的人, 就是来体验一下。要是真的受不了,我们就放弃,绝不逞强。
唉,身体最重要。老大娘咧开嘴笑呵呵地, 一定要注意,要是感觉身体不舒服就赶快出来歇一歇,这几天天热,大热天干活结果中暑的事可不少。
好嘞, 我们会注意的。
见时间差不多了,游客们按原先分的组站在了一起。陶然给他们指了指他们带来的两个大竹桶,喊了一声:这里有绿豆汤,渴了热了就过来喝两口。
听到有绿豆汤,游客们高兴了许多,谢了陶然后,向玉米林出发。
桃源村的玉米长得好,首先是个高。桃源村以前种的玉米都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到成熟的时候大概就一米五六左右,今年用了村里留的普通玉米种,可能还有神农泉的作用,差不多都有两米了。
其次就是玉米棒个头大,上面的穗也是又黄又密。有个队伍的女生走到玉米田边,先尝试掰起玉米来。没想到一掰还没掰动,忍不住吐槽道:这玉米有点难掰啊?
其他人都发现了,掰玉米还挺费劲的,不知道是所有的玉米都这样,还是只有桃源村的玉米。
等到外围的玉米给掰完了后,他们必须要挤进去了,这才感觉到难度。桃源村的玉米高,他们这群人没一个身高超过一米九的,进入玉米林里后,就发觉四年八方都是玉米叶子。
有些人还摸了下玉米叶,发觉真的挺割人的,一不小心就能割出个口子来,就更加小心了。一部分注重外表的人小心地把帽子往下压,千万不能划到脸。
我有点后悔了,这玉米叶也太厉害了。这个女孩虽然戴的有手套,仍然小心地拨开玉米叶,双手抓住玉米棒,费劲掰了下来,难掰就算了,这些叶子有点太硬了。
慢慢弄,才刚开始呢,再坚持一下。同队的劝说她。其实他也有点后悔,自己一个天天不动弹的废宅,怎么突然想不开了。可是现在没有一个人放弃,自己也没有脸面第一个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