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 第111节

作品:《饮冰

    好在到了最后关头徐将军的右副褚元还是及时赶到了,以维护城内治安的名义掩护李锐和秀知一路躲到了将军官邸, 这才总算不至于酿成新的惨祸。
    “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白清嘉大发雷霆,当晚一见李锐和秀知进门便压不住火气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知道来找我们?就凭自己在外面跑,万一被人抓住杀了该怎么办!”
    她是气极了也担忧极了、说话时连气息都乱了套,逼得她丈夫不得不默默揽住她的肩膀哄慰,连说了两遍“先别生气”。
    李锐和秀知连着经历了两日逃亡,如今真是形容狼狈,前者忍不住点了一根烟死命地抽,后者则一直在低声抽泣,场面着实压抑极了。
    “何必再拖累你们……”
    李锐疲惫一笑,一张脸几乎全隐没在烟雾之后,混沌的样子总会让白清嘉想起自己英年早逝的二哥。
    “徐将军的处境也很为难……不是么?”
    ——可不是?
    赵开成死了,生前一直与北伐军作对,而在外人看来徐冰砚便是与他一党,尽管在南方军开到上海时他也为平息战事做出了很大贡献,可说到底却算不得南方军政府的心腹,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上海注定要换人坐镇,而他这位曾为守护一方土地殚精竭虑的巡阅使将军也注定要成为旧时代的牺牲品,他又能怎么保他和秀知?一旦伸手说不定还会遭人诟病、立刻便被拉下马了。
    白清嘉也不是看不懂时事、对自己丈夫的处境更是一清二楚,此刻看着躲藏在自己家里形容狼狈的朋友们,心中的悲凉与压抑已经多得快要溢出来了,像是提前看到了某种怆然的结局。
    “准备一下,明天我送你们出城。”
    一片静默中还是只有徐冰砚开了口,这男人永远沉默寡言,可是许下的承诺却从不会落空——他永远有让人放下心来的本事,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他肩上山一样的重负已经快要把他压垮了。
    “不行,我们不能把你扯进来,”李锐的眉头也皱紧了,此刻他没有平素在编辑部时的随和滑稽,眼底只有沉沉的正色,“稍后我们便出去联络我们的组织,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用不着……”
    “出城之后你打算到哪里去?”徐冰砚却径直打断了这番逞强的话,或许因为情势危急,他也难免又展现出了一个掌权者果断强势的一面,“西北?东北?或者武汉?”
    李锐不答话了,或许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情势的恶化实在太过突然,他甚至来不及厘清自己的思路;徐冰砚也明白的,此时只默默叹了一口气。
    “那就姑且听我的安排吧,”他的语气十分严肃,“明天出城之后我会派人先送你们到西北去,过一段时间再作打算。”
    顿一顿,又意义颇深地补充:“倘若你有其他朋友,也可一并带上。”
    这话……
    莫不是要救所有被困在城中的……?
    这当然是好极了,毕竟如今北伐军连中原都尚未整个拿下,遥远的西北自然更是鞭长莫及,他们去那里暂且避避风头也算稳妥——可……
    “……你就不怕引火烧身?”
    李锐眉头紧锁地盯着徐冰砚问。
    “万一他们知道你跟我们有牵连,那你……”
    担忧的话的尚未说完,官邸大门外便忽而传来一阵令人惊惧的敲门声,满屋子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褚元第一个去外面探了动静,回来的时候面色凝重,说:“是他们的人。”
    他们……
    白清嘉心头一跳,不知何故忽而想起了多年前在租界里护着二哥和他身后那群革命党躲避军警搜捕的旧事,那个夜晚也和此刻这个一样黑一样深,只是门外站的却不再是绝不会伤害她的他了。
    她的手已无意识地攥紧、险些就要崩了她的指甲,他却轻轻牵住了她的手,深邃的眼睛仍旧像初见时那样沉静无波,转过头又让李锐和秀知到楼上去避一避,继而方才对褚元说——
    “请他们进来吧。”
    而让白清嘉没有想到的是,此刻门外那位带着无数军警里三层外三层把这座官邸团团包围的人竟也是她的旧相识,尽管对方已经脱去了一身清隽儒雅的长衫、改穿了肃穆板正的中山装,眼中的神采也由过去的温吞随和变得冷清刻板,可他的确就是她过去认识的程故秋程先生,半点错都不会有。
    “程先生……”
    她真是难以置信,看着对方带着人走进客厅时神思还有些恍惚,对方就镇定得多,兴许是因为早就准备好要在今夜重遇故人,尚可对她礼貌地点头。
    “清嘉。”
    顿一顿,又转而看向坐在她身边的徐冰砚:“徐将军。”
    这荒诞的一幕着实令人瞠目,连一贯冷脸的褚元都禁不住要深深地皱眉,显然不曾料到当初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今会在南方军政府中掌权,甚至还反客为主带兵围了一个将军的官邸。
    唯独徐冰砚神情不变,同样向对方礼貌致意,并说:“请坐。”
    程故秋也没推辞,只是始终回避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女人震惊又带着探究的目光。
    “我们接到线报,说将军府上藏匿了叛党,”他的声音绷得很平,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还请将军配合我们搜查。”
    叛党?
    天晓得当先背叛革命的是哪一方,也亏得他们有脸说出这样的话,而更让白清嘉心寒的却是程故秋——他知不知道此刻躲藏在她家中的就是他的老同学李锐呢?倘若不知道,那他的“线报”恐怕便不太妥贴;倘若知道,那他……
    指甲深深地刺进掌心,此刻的白清嘉已感觉不到什么疼痛,她笔直地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老朋友,声音比他更自然地说:“搜查?怎么竟会有这样的事?许多年不见了,还以为你是来找我叙旧的。”
    她演戏的本事真是比以前高明多了,遥想当初跟徐隽旋那个二世祖退婚时她还演得全不像个样子,如今就流畅逼真得多,仿佛心情还有几分愉快、当真是在同老朋友寒暄。
    程故秋的脊背依稀有些僵硬,嘴上也不接话、大概也是因为不晓得该说什么。
    “这些年你过得好么?”她则进一步追着问,语气中已沾上了些许敌意和讥诮,“应当很好吧?南方果然给了先生很大的机遇,如今都这样威风了。”
    他抿了抿嘴,眼神回避的意味更重,可这回却不能继续不接话,于是在短暂的沉默后便又抬起了头,回答:“今日我有公务在身,恐怕不能与二位叙旧,不如改日我们另约时间小聚,今日还是正事要紧。”
    说完,像是生怕白清嘉再开口,索性径直看着徐冰砚说:“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方便?
    如此气势汹汹地不与人方便,他人又怎么能报之以方便呢?
    “请其他人先出去吧,”徐冰砚淡淡地开了口,语气十分平和,但气势却极慑人,“先生也应当有话要单独与我讲吧。”
    程故秋眯了眯眼,眼中一闪而过一丝微妙,斟酌片刻后方抬手对身后的军警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为首的那位军官似乎有些不放心,还试图劝:“程先生,这……”
    “无妨,出去吧,”程故秋同样声息平稳,“徐将军本就是军部出身,早便视你们若无物。”
    这话真通透,说得那个小军官也有些尴尬,思来想去终于还是退下了;徐冰砚没说话,只给褚元递了个眼神,褚右副做事更麻利,敬礼之后便同样带着自己的直属退出了房间。
    “时间宝贵,我便不耗时铺陈了,”一片僵持中程故秋先开了口,他直视着徐冰砚的眼睛,像是与他分庭抗礼,“总司令有句话让我带给将军,并让我今天就带回您的答复。”
    徐冰砚挑了挑眉,淡淡道:“请讲。”
    “如今北伐大业将成,全国必将一统,此后诸事大有可为,”程故秋身上的文人气不知何时已渐渐褪去了,此刻的他是一位官员,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官员,“司令感激徐将军在此次北伐中的配合和贡献,未来也依旧会需要将军的助力……”
    “……等全国的战事都结束了,将军可愿意到南京去么?”
    第181章 衰微   径情直遂。 寄此良途。
    这话说得十分委婉幽深, 要仔细听才能察觉其中的门道——上面那位可不是要请他去南京游乐闲谈,而是要他将五色旗彻底抛下、转而对着青天白日宣誓效忠。
    ……效忠?
    他从来不是三心二意的人,只要认定了就能干干净净剖出自己一颗心、不撞破南墙便绝不会改弦易张;可如今他已无法再相信任何主义, 反复的失败耗尽了他寻找出口的力气, 此刻的他不过是个瞎了眼的人、只凭着一副苟延残喘的躯壳在这荒芜的永夜中摸索前行。
    ——信都不信又如何能宣誓效忠?何况他根本不认同他们的做法, 起码不支持这次所谓的“清党”——如今国家百般凋敝, 革命北伐正是最需要万众一心的时候,可孙先生一去世顶上的人便撕毁了合作协议, 这样的政党就真的值得效忠么?
    “请代我谢过总司令,”他微微垂下了眼睛,漆黑的夜色全都淬在他眼底,“北方形势尚且未定, 去南京的事不妨往后再议吧。”
    这是推托的话,官场上的人怎么会听不明白?程故秋的神情变得更漠然了,仿佛已经看透了他的心。
    “徐将军, ”他的语气变得特别严肃, “这是党国给你的机会……希望你能好好珍惜。”
    “珍惜”?
    这便是威胁了吧——倘若不对青天白日宣誓效忠,那么所谓的党国便不会再对他留有余地, 他会被当成旧势力的余孽扫清殆尽, 只剩一副枯骨用以警示他人。
    他沉默不语,看上去并不容易回心转意,程故秋的气息因此也变得有些沉了,像是不能理解他因何不肯答应;过一会儿又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坐在他身边的白清嘉, 她依然那么美丽,即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他只看了那么一眼,像是打算了结一场旧日的夙愿,可实际上它并没能了结, 甚至还在暗地里愈演愈烈——这导致他生出了一瞬的冲动,分明是书生的意气又在偷偷作祟,只见他忽而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看样子是打算离开了。
    “那么就请将军仔细斟酌吧,”他这样做着结语,“司令不是太有耐性的人、而且一贯好疑,这一点望你谨记。”
    说完又若有若无地往官邸二楼的方向看了一眼,许是早就晓得他的老同学正躲在那里,他本要抓人回去复命,不料最后却还是被故人重逢的感慨撩拨得失了分寸,倒是狠不下心去做那个叛众离亲的刽子手了。
    “我能帮的忙有限,最多只能担待到明日,”他的眼睑微微垂下,声音也低下去了,笔挺的中山装说实话没那么适合他,压住了他身上原本的斯文与飘逸、显得有些太过沉重,“你们若有什么安排……尽快办。”
    最终他们还是安全把李锐和秀知送出了城,同行的还有若干他们的同志,临别时李锐对徐冰砚深深鞠了一躬,倒是难得显得严肃郑重。
    “这一走恐怕前路艰辛,也不知道往后还能不能再与你们见面,”他的嘴角挂着一丝苦笑,可眼底最深处却还蕴着一缕小小的火苗,“但路总要靠人去走、说不准哪天便走成了,依我看只要还活着一切便都有希望,无论多大的事业都可以做成。”
    他倒比徐冰砚乐观得多,踌躇满志的样子令人看了难免歆羨,后者亦有些感慨,心想倘若真有那样一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路,他便是死了也要亲眼看一看,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边角也好。
    但这话他没有讲出口,克制的男人永远沉默寡言,不会让自己的希冀变成他人心中的负累,因此在最后握手告别时只赠予友人简短的八个字——
    径情直遂。
    寄此良途。
    而在接踵而至的那一年当中,整个国家又发生了若干惊天动地的变化。
    北伐军的势力从珠江流域一路扩展至长江流域,到1927年6月,武汉政府的北伐军便与北方国民军于中原会师,于是黄河流域也为革命力量所控;1928年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中途于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大帅之子张学良接手其位,同年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将“北京”更名为“北平”,至此国家总算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1)
    ——上海的天自然也要跟着变的。
    徐冰砚果然在战争结束之后被强召到了南京,而他对“党国”的信仰和忠诚显然无法使南京总统府里的人满意,他们试图将他扣在首都、不再放他回到上海,形势最危急时却是金勉金先生出面为他作了保。
    他原是上海三宝来拍卖行的东家,当初还曾与白二少爷一同搞过革命、后来又一同流亡到日本,那年他们被当局和徐振追杀,还是徐冰砚出面救的人,不料多年以后便轮到他偿还这番恩情了——他对南京方面保证,说徐将军的舅兄曾是中华革命党的一员、更曾为了党国的光荣大业捐躯牺牲,而徐将军过去又多次帮助过革命党人的行动,必然会是一位忠于党国忠于人民的人才,绝不会做出对革命不利的事。
    南京方面斟酌了许久,最终还是放他走了,金先生亲自把人送到了车站,彼时亦是叹息不止。
    “将军对党国可是还有什么疑虑?”他问,“我和清远都甘愿为它效生效死,或许……也没有那么糟吧。”
    这话解释起来该有多麻烦?他已经很累了,更无意与他人拆解自己的心,于是只淡淡地回答:“先生哪里话,党国的一切自然都是好的。”
    金勉听话听音,也明白自己无法与眼前这个深沉肃穆的将军交心,于是最终只是默默把他送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临别前又忍不住多嘴一句:“无论如何将军也要想想后路……一个为国家操劳半生的人,最后总不能被圈死在自己人手上。”
    ——圈死?
    的确。
    徐冰砚前脚刚刚抵达上海,后脚南京的调令便到了,说是要换一位新的司令到上海驻防,而给他的位置则一降再降——甚至是他亲手带出来的部队也被拆得七零八落编入了他人辖下,还说要请他将官邸也腾出来、让给即将到任的新长官。
    他从来不是贪恋权位的人、更对穷奢极欲的生活不感兴趣,只是那座官邸是他的妻子亲手布置的,他的两个孩子也都在那里长大,如今要搬出去……教他怎么忍心?
    “怕什么?”
    他的太太倒很开明,听了这些消息连眉头都不皱一皱,眼中的落寞也藏得很好,起码旁人是一点都看不出的。
    “搬就搬,当谁有多稀罕?”她冷哼一声,高高地昂着头,像只傲慢矜贵的美丽猫咪,“这破房子我本来也没有多中意,要我说离白公馆差得远呢,我们一同回去住就是了。”
    那年霁洲才三岁、说话尚不太利落,可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把他从小睡惯的房间搬空了,还是难免要着急地扯着父母的手问:“父亲、母亲……”
    他十岁的姐姐同样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好把小脸儿埋在母亲怀里躲避着未知的纷扰,她母亲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轻柔极了、还带着盈盈的笑意,说:“前几天不还说想念外祖母和表哥表姐么?我们一起回去住段日子,让你们两个小猴子痛痛快快玩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