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作品:《一生一遇》 他们总共在勒阿弗尔呆了一天半,又上路去塞纳湾的费康和埃特尔蒂,塞纳河就是在那里入海的。那几天,西风吹散绵密的云层,天开始显出淡淡的蓝色,每一个滨海而建的小镇都显得清新明丽,码头泊着无数机动渔船,海鲜市场热闹非常,新鲜鱼虾镇着大块的碎冰,那微咸的腥气总能叫人情不自禁的生出一股对海的向往来。
出了那些市镇,车行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便越来越开阔,起伏的草地呈现出深深浅浅不同色阶的绿,悠闲的奶牛徜徉其间,有时也会经过修剪整齐的苹果园和葡萄园,远处的山岭上矗立着教堂或是古堡,在夏日的艳阳下显得优美而宁静,仿佛是电影中的某个场景。
他们不都太喜欢那座男爵大宅的氛围,之后投宿的几乎都是被称作Auberge的小旅馆。每天清晨,老板娘穿过小镇中心的微型广场,去面包店买刚来出炉的可颂和巧克力起酥,然后整栋房子每个角落都能闻到咖啡和烤面包的香气。
白天他们驾车沿着海滨的公路游览,那一带有许多石灰质的山崖,经风浪日复一日的冲蚀,形成奇诡独特的地貌。方书齐负责开车,苏敏就负责坐在副驾驶位子上东张西望,时不时地叫起来:“你看那个断崖,多高啊!”“你看那儿有好大一群鸟!”“你看……”
方书齐不胜其烦,教育她:“不可以对驾驶员说‘你看’,要出车祸的,知不知道?”
“那你可以不看啊。”苏敏狡辩。
“我定力没那么好。”他叹了口气。
“哈,那就怨不得我了。”她又得意起来。
斗嘴之后几分钟,为了避闪一只过马路的黄羊,他们的车撞上了路边的隔离护栏。车坏了,他们也不急着走,在附近一个小镇住了两三天,等租车公司以法国人特有的工作效率慢慢的来把车子拖走。
33
那个地方在下诺曼底的南部,小镇周围有绵延数里的草地、果园、牧场,树林和缓坡之间藏着一些小村庄,是徒步旅行最好的地方,在秋天这里的树林也会吸引捕鹿者。
那些日子,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玩到天黑才回去,晚餐总在码头旁的酒馆里吃。暮色迷蒙中,风带着些许寒意,细沙沾在晒黑的皮肤上,浑身湿淋淋的走进热热闹闹的酒店,要一瓶葡萄酒,吃牡蛎和竹节虾。
有一天晚上,邻桌的一个老头儿和他们聊起来。老头儿是本地人,看他们点的牡蛎是烩过的,很是不解。苏敏解释说自己不习惯带血生吃。老头笑她外行,说莫泊桑的小说里都曾描写过这种吃法。
苏敏很快就反应过来,他的说的是《我的叔叔于勒》,高中课本里也有这篇小说的节选。就像是一串停不下来的连锁反应,她又想到很多别的东西,想起了谁曾经跟她聊过许许多多法国小说,又是谁告诉她鲁昂金色的大钟、金枪鱼、以及莫奈画过的圣母院……
那一顿饭剩下的时间,她都好像在梦游,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觉得人生就是这么捉摸不定。去年这个时候,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会和阿尔诺之外的人一起来诺曼底。这里再往内陆去一点就是他的家乡了,回想过去,他总是说小时候出去散步,常常会在森林里遇到黄羊和鹿,最出名的地方菜是诺曼底猪排,再配上当地产的苹果白兰地;也不知对她说过多少次:等以后你去法国,我们可以去哪里哪里,我要带你去看这个那个……
吃完饭从酒馆里出来,两人走路回旅馆。
苏敏一路上都没怎么讲话,低头走在前面。方书齐难得看见她这么安静,问她怎么了。
她回过神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能说的,回答的诚实而简略:“突然想起从前认识的一个人,他小时候就住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
他们继续慢慢的往回走,时间并不算很晚,但这个滨海小镇的一天似乎早已结束,穿过几条街都没看见一个行人,远近有几扇窗透出暖百色的灯光,隐约能听到薄窗帘后面飘来音乐和人们低语的声音。苏敏渐渐打开的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说她和阿尔诺从前的事情,从十六岁认识一直说到两人在北京同住的那段日子。
直到一阵风吹过静谧的老街,她哆嗦了一下,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辜负什么人。她停下来,方书齐也不讲话,不轻不重的沉默,静到可以听见一公里外海浪的声音。
还是方书齐先开口了,笑着说:“我有点后悔带你到这儿来了,往南去地中海,或者干脆去英国,不该来诺曼底。”
苏敏觉得这是存心损她,做出无所谓的样子回了一句:“胡说什么呢你。”
“说真的,你们为什么分手?”他没打算放过她。
“我跟他就是朋友,什么分手不分手的!”苏敏越说越气,却又有种被揭穿一般的尴尬,头也不回的朝前走。
他嘲她演技太差,却并不就此作罢,还是笑笑她纠缠着个问题。
苏敏赌气道:“不为什么,我和他根本没那个可能,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觉得我想做的事情很没意义,我也不懂他想干什么。”
“那我呢?你从一开始就喜欢我吗?”方书齐继续逗她。
苏敏推了他一把,把几个月前他说过的话还给他:“我跟你一样,含蓄着呢,喜不喜欢你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
他伸手拉住她,扳过她的肩膀,看着她:“你不说,那我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