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作品:《给古人直播国泰民安》 几人隐晦地相互看了一眼,都知道“那件事”指的是什么,那么多人逼宫竟然还让皇帝有机会杀了皇后和太子,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若非真的发生了,哪怕史书记载他们都会怀疑自己看得是野史。
——哪里有那么蠢、那么失败的逼宫,套用谢姑娘曾经说过的话,简直就是将大家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前车之鉴在此,他们可不能重蹈覆辙。
周大人也在思考这件事,大军兵临城下,对方给了5天的思考时间,之后就要一举攻城。
军情早在孟旭等人还没抵达的时候就报上去了,至今也有十来天,尚未有任何回应,想必那个朝廷应该还在争吵是救还是不救,该派谁来救,粮草和兵士又该从何地调配。
周大人甚至能猜到那种撸胳膊挽袖子、口沫横飞的情景,应该一定很精彩,可惜,他非常清楚即便争论出来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一直在估算虚朝现在的实力,不管是兵将还是粮草,得出的结论很悲观——没人能救他们,非是无心实则无力,虚朝历代皇帝攒下来的底子,已经在之前的大灾和之后的连年征战中用光了。
外面光幕上还在播放着评书,今天恰好是《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那一章,周大人目光呆滞凝视着不远处半空中的光幕,听着里面述说的种种,心中极为不是滋味。
他们现在的处境和那商朝有什么区别,能人异士和人心早已归了西岐,人家纣王不管怎样还有个闻太师鞍前马后一心为国,他们呢?朝堂上早就没有这种人物存在了。
时也命也,认了吧。
思绪间,周大人听到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侧头看向门口,十几个同僚联袂而来,面色严肃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周大人垂眸略一思索,哂笑一声,站起身掸掸身上官服的褶皱,迎着他们走了过去:“诸位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与诸位商议——”
……
孟旭提着狼牙棒端坐在马背之上,他面前百米外就是虚朝的都城,出兵攻打陈地和楚地的时候还有零星的抵抗,可当大军杀入虚朝境内后,几乎都是出城投降,从官员到百姓,全都没有抵抗的想法。
打仗从来都不是单方面死人的,所以孟旭每到一处,就会先给对方5天时间考虑,同时让宣传部开始大规模散播自己这边的政治理念,让他们知道当自己这边的百姓有多好。
当然,那些家产无数的世家大族是不会甘心的,可又能怎样呢,当百姓屈从法律不愿造反时,的确会顾忌他们,而且零星几个人的反抗不会成气候,这才让他们成为不可撼动的存在。
然而现在大军压境,宣传部又教会了百姓们怎么拧成一股绳,甚至根本不需要他们冲锋陷阵,只要在攻打的时候给予一些地形道路和对方资料的帮助即可。
情报根据重要与否进行分级,说得东西越重要得到的奖励越多,这种不冒头不流血的赚钱买卖谁不喜欢,所以哪怕最初对那些世家一无所知,过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就都了解了。
孟旭这一路上没有受到官员和普通百姓的抵抗,只把精力用在攻破世家大族的邬堡上,不敢说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地,也差不多一路凯歌,很少遇到特别难啃的骨头。
毕竟也不是所有世家都选择站在敌对方,也有愿意合作的,孟旭会根据当地人对他们的风评,以及自己的观察来决定是否接纳对方。
一旦接纳,那么就会适当保存对方的财产,例如金银浮产不会收缴,依旧由对方自行处理,但田地只能留符合新规的数量,多的要上缴预备分给其他没田的人。
私兵不允许再留,但可保留一定数量的家丁,武器也要上缴,比照虚朝关于此事的规定再严格几分。
合作的世家多半也想到过这个结果,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愿意的自然从优对待,不愿意的就继续再扯皮一阵,横竖有专门建立的衙门对接此事,不会拖慢孟旭大军前进的脚步。
“将军,你觉得他们会投降吗?”小山子完成楚地和陈地的任务后回归军队,换上簇新的军装,作为要被重点培养的对象被孟旭一直带在身边。
“肯定会。”
孟旭凝视着都城的城墙,以他的目力自然能看到上面走来走去的人影,就是不知道是城门守军,还是朝中那些出来看情况的大臣们。
“投降能得到优待,负隅顽抗就是死路一条,这城里宁死不屈的人从很早之前就没有了,他们不会想要家破人亡的。况且皇帝还是个奶娃娃,我又不会对个奶娃娃下手,他娘要是个明白人就会乖乖带着他出城,献上国书玉玺,日后自有个王爷头衔给他。”
小山子这些年成长了不少,自然明白孟旭的意思,就是拿虚朝的皇室立牌坊,表示自己这边是仁义之师,只是因为你方□□,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迫不得已起义,并非要将胡家血脉赶尽杀绝。
现在他们已经等了4天,今天是第5天,是攻城还是纳降全看对方最后的选择。
一阵狂风裹挟着风沙吹过,众人都下意识眯起了眼睛,猎猎风声中忽听“咔嚓”一声,随着便是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呼声,随着风沙传遍了都城内外。
“龙旗倒了——”
“天灭大虚啊——”
“天意,这都是天意!”
待到阵风停歇,孟旭眺望城墙,果见悬挂虚朝龙旗的那根杆子从半截折断,隔着远不好说是有人故意为之,亦或者真的是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