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页
作品:《花重锦官城》 赵崇裕难得的看了眼这位范侍郎,他虽言辞直接,但不是愚孝之人,倒有几分通透。
陆舟笑道:“那如果范侍郎也因此而自幼饱受欺凌呢?”
范侍郎想了想,说:“我并没有那样的经历,陆大人若此时问我,我或许会说的冠冕堂皇。但我明白陆大人的意思了,德王和荣海便是这样的经历。荣海可怜德王境遇,他又因出身不光彩而饱受欺辱,在常年累月的折磨之下,他心生怨恨,怨恨推翻前周、将圣雅公主母子驱逐出境的陈国,怨恨利用他们母子的北辽,怨恨那些曾欺辱公主母子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报复。”
陆舟拍了拍掌:“范侍郎说的对。这也是为何我们这么多年都抓不到隐藏在陈国背后的暗势力,因为荣海就像一个只知复仇的疯子一样,我们永远无法预估他会做什么。他给方士弘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一个称霸天下的帝王梦。也或许他曾经果真这样想过,他想过要用德王的身份吞并天下,将陈国和北辽都踩在脚下。但他本身却并不具备完成他野心的能力。”
“登州府北辽攻陈,北辽大败,荣海在陈国的经营也折损近乎大半。这之后他蛰伏起来,继续图谋。当我们都以为这股力量又要销声匿迹之时,荣海又出现了,还在我陈国境内四处点火,甚至暴露自己都在所不惜。我原本不懂,也是师兄的调查发现,荣海常年与毒物打交道,他的寿命不长了。他吞并天下的野心无法实现,那就只能让这天下和他一起沉沦,一起毁灭。”
陆舟言辞抑扬顿挫,众臣却听的冷汗涔涔。是了,同一个疯子,能讲什么道理呢。陈国倒还算好的,只可怜那率军出征的三皇子萧卓维,若知道真相后会不会呕血三升。
陆舟话还没说完,他待众臣消化这些事之后,又轻启薄唇,道:“当年推翻前周,将圣雅公主驱逐出境,将北辽人打出雁门关的人,不知诸位大人可还记得。”
原本三三两两低声攀谈的群臣们又是一静。
谁会不记得呢!建立陈国的元老,谁会忘记呢!可自从刘氏掌权以后,谁又再敢提起那个名字呢!
赵崇裕深邃的眸子落在大殿虚空处,搭在纯金龙椅上的手微微缩紧。
陆舟颔首敛眉,再次开口说道:“这便是我今日要说的第二桩事。”
他低首一撩袍子,双膝跪地叩拜道:“臣陆舟,代师兄李云璟呈冤,当年太原李氏谋反一案实乃遭奸人污蔑构陷,如今证据确凿,恳请皇上重审此案!”
第272章
陆舟以额触地:“太原李氏,驱敌寇,保国土,卫边关!李家满门忠烈,李家军全军将士忠肝义胆,明知身负冤屈,明知没有援军,如此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下,仍以血肉之躯阻挡北辽雄狮铁蹄,拼死守住雁门关,没叫陈国再陷战火屠戮,虽死无憾!然忠魂被污,那些埋骨在烈烈黄沙之下的忠骨不得见天日,他们的后人背负叛国的骂名求告无门!京师家家户户庆贺战事平息之时,却不见西北雁门关秃鹫食尸,哀鸿遍野!明明他们才是英雄,凭什么受万人唾骂!这样天大的冤情若不能重见天日,岂非寒了忠臣之心!”
陆舟字字泣血,众臣静默不语,刘秉如坐针毡。大殿之中陷入诡异的安静。
突然,轻微的咳嗽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伏太师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站起来,一步一步缓缓行至殿中央,纳首拜倒:“臣请皇帝重审李家旧案!”
荀湛也从座椅上走过来,跪在伏太师身后:“臣请皇帝重审李家旧案!”
紧跟着是梁太尉、户部魏尚书、柳御史、范侍郎等一干大臣,跪满了清正殿。这些人中有曾为李家奔走过的,当年保下李家家眷,他们也是出了力的。
余下的大臣们隐晦的看了看刘秉,却见刘秉脸色煞白,六神无主。便有人小声说道:“刘大人没动,我们跟不跟?”
另一人回道:“当年之事虽无实证,但自李家倒了之后,刘家迅速崛起,刘太后执掌宫廷,明眼人都知道当年李家之事,刘家必定在背后做了些什么。眼下陆大人既说已查明实证,又敢将此事拿到大殿上来说,只怕是得了皇帝默许了。”
说完,便默默走到大殿中央跪下,算是应和重查旧案。
赵崇裕深吸口气,用他一贯清冷的语气说道:“陆舟,旧案重审,你有何证据。”
肃王扭头看了眼赵崇裕,他离皇帝最近,他能清楚的感受到皇帝微微发抖的身体,还有声音里透出的几分悲凉。
陆舟抬起头来,再次环顾众臣,问道:“不知诸位大人可还记得先帝朝时一位精才绝艳的进士彭元秋。”
魏尚书眯起眼睛回忆了一阵,道:“是有这么个人,我记得他写的一手好字,又极擅临摹,当年我还请他写了一幅字呢。可惜他在赴任途中不幸遇难,年纪轻轻便命丧黄泉,为此我还伤感了一阵。”
陆舟道:“彭元秋并非遇难,而是有人假借匪寇之举,囚禁了彭元秋。彭元秋死于十二年后。”
“十二年!”魏尚书惊呼:“陆大人的意思是彭元秋曾被囚禁十二年!”
“没错!囚禁彭元秋之人乃是他的同乡,也是当年和彭元秋同中进士的孙骁。”
“孙骁!”魏尚书又是一惊:“孙骁这人我有些印象,他和彭元秋是好友,以往有人宴请彭元秋时总能看到孙骁的身影,相比彭元秋,孙骁这人爱攀附,不得人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