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作品:《救赎小可怜夫郎[女尊]

    许凉睁圆了眼睛,一面胡言乱语,一面僵着双手双脚,控制不住转起圈圈,没能坚持多久,他便倾斜着朝地上摔去。
    姜皓染抱臂站在旁边,眸中涌起浅淡笑意,静静看着许凉双手乱舞,在空中扑腾,直到许凉快要摔倒,才迅速出手,将他揽进怀里,免得船板撞坏他秀挺的鼻梁。
    垂眸,怀里的少年早在倒下过程中破罐子破摔,双眼紧紧闭上,嘴里无意识的,冒出好几声像小鸭子一样“呀呀”的叫喊。
    而被接住后,他的身体变得瘫软,如浸水海绵那般柔滑,攀在了姜皓染身上。
    姜皓染拍拍许凉的脸,这次却叫不起来了,她盯着怀里人看了看,然后伸手捏住那秀气鼻头,很快被一只手挥开,人还是没醒。
    姜皓染皱起眉,静静等了一会儿,许凉还是没有动静。
    啧,这只碰瓷小猪,未免太麻烦了点。
    这时船主进来,说画舫已经按照吩咐靠岸了,姜皓染点点头表示知道,而后认命的单手抱起许凉,扶到自己后背站起来,从画舫下到堤岸上,慢慢走去候在路边的马车那边。
    离了画舫,外头空气又有流动性,傍晚的风有点凉,碰着湖水卷过,吹到许凉脸上,许凉便感觉到了冷,他缩缩肩膀,睁开眼,有些茫然。
    颈边热气絮乱,姜皓染察觉到背上的人可能醒来,便弯腰,想让许凉下来走走清醒一下。
    没想到,她背上那人却收紧两条细瘦手臂,牢牢抱住了她的脖子,她明显感觉到,许凉忽然把脸埋到她的肩窝,贴在她的颈边,然后呜呜咽咽哭起来了,细细碎碎的,那哭声很惹人疼。
    姜皓染弯腰的动作一顿,慢慢又直起身体:“怎么了?”她蹙眉问着,偏头去看埋头痛哭的许凉,却只瞥见了他黑黑的发顶,旁的什么都看不见。
    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喜结连理
    西柳湖是附近有名的景点, 有些辛劳了一天的女子回家用完晚膳,通常会带着自家夫郎来到湖边散食。
    此时堤岸边人已经不少了, 有些夫郎挽着自家妻主的手, 听到有男儿哭声便探着头看过去,然后凑到自家妻主耳旁窃窃私语,女人听了, 也都会好奇的往姜皓染这边望上一眼。
    无意中引起旁人瞩目, 姜皓染有些尴尬,她没兴趣叫人围观, 便艰难挪到一条石凳上, 带着许凉一起坐下。
    “你这只小猪,又爱乱说话碰瓷, 又爱喝酒乱哭。”姜皓染无奈扔开拐杖,才有空手去挖许凉的脸, “怎么会突然哭, 你先放开,起来说话。”
    “不要, 不要……”许凉没放,还怕被扯开似的,双手紧紧搂住姜皓染的脖子不松开, 哭得又委屈又伤心,“家家, 你不要离开我和阿父, 你别不要我们好不好?”
    姜皓染:“……”
    这都什么跟什么, 喝酒喝大发得了癔症?还有, 这猪崽口中的家家又是谁?
    “家家, 自从你上京赶考, 我和阿父就过得很辛苦。”
    “我和阿父已经好久好久,连肉包子都没能吃上一个了。”
    许凉眼角泪水坠落,挂在脸庞和下巴,他觉得痒,便动动脑袋,脸贴到姜皓染肩膀上的衣服擦掉。
    许凉出生江南小城,家中原本也算富裕,他阿父是商贾独子,外家富贵一方,母亲是乡里秀才,家里书香门第。
    两家长辈年轻时曾一起在镇上的一家私塾读过书,做了同窗,因为性情相投,各自娶了夫郎后,眼看着自家夫郎都怀了身孕,便会经常说笑着要定个娃娃亲。
    某次喝酒,俩姐们喝醉了就嚷嚷,如果是一女一子,两家便要亲上加亲,喜结连理,为此还交换了信物。
    竖日酒醒,两位母亲都没当真,毕竟她们将来一个要从商,一个要从政,奔走的前程都不一样,此时虽然说得爽快,其实不过图个嘴瘾罢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将来要从政那位秀才刚考上,却忽然不幸身染恶疾病逝了,夫郎同她最是恩爱,一时间无法接受,整日郁郁寡欢,不久便抛下刚满十岁的女儿随着自家妻主去了。
    这个女儿,便是许母,在研究四书五经上,她比自家母亲更聪慧,早早便过了童生,此时正在自个儿小院里为赴考更高阶级的头衔做准备。
    却没料到天降噩耗,短短一段时间内家中母父双双离她而去,痛定思痛,她决定更加用功念书,以此回报亡母亡父一直以来寄予在她身上的厚望。
    可她一个十岁孩儿,哪里玩的过大人心思,她醉心念书,族里长辈接管了她家中财产,其中一个姨母常常来关怀她,时不时便带着自家夫郎来给她送好吃的。
    这一切看似美好,直到那个姨母从族里争到她的抚养权,野心昭昭,表露出侵吞财产的心思。
    十岁大的孩童,信服了姨母说的,为了让她安心赴考,接她到自家院里照顾。
    很快,她家中地契银钱全落入了姨母手中。
    温柔和气的姨夫也表演起变脸,开始克扣她的伙食,阻碍她购买书籍笔墨,慢慢的,竟是连书院都不让她去了,说是太费钱,家中银钱紧俏,多一个人就是多一张口。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这个十岁大的孩童体会到她这辈子都体会不完的人情冷暖,姨夫嫌她无所事事,说书院不用去了,要送她去乡里木匠那边当学徒,等学会了,便可以到镇上去做小工赚些银钱回来贴补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