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作品:《流年照锦

    “来。”姜照斜身趴在扶手上,冲谢锦勾了勾手指。
    谢锦不明所以地走过去,微微抬起下巴看着她,问道:“陛下有事吩咐?”
    姜照压低了嗓音道:“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想问问你,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菜,回去我让人去御膳房传话,让他们早做准备。”
    大约也知道这问题问的不合时宜,姜照掩唇轻咳一声,向谢锦露出带有讨好的笑意。
    谢锦下意识地左右四顾,目光在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的姜遥身上停了一瞬,才同样压低声音,咬牙切齿道:“陛下不用在意我了,今晚我去清元殿陪郡主用膳。”
    “什么时候决定的事儿?”姜照眉头一敛,不太高兴道:“怎么现在才告诉朕?”
    谢锦白了她一眼,淡淡道:“就是方才决定的。”
    姜照噎了一下,知道是自己搬石头砸了脚,正要说些好话为自己狡辩,谢锦已经后退几步向她行礼,口中道:“微臣恭送陛下。”
    姜照无奈,只能把话憋进肚子里,冲高盛安抬了抬下巴。
    御驾回到御书房,元祥候在门口,见姜照从御辇上下来,连忙凑过去禀报:“王御史来求见陛下,奴才让他先进殿等着了。”
    如果换了旁人,大抵只有在外头等着的资格,可谁让人家王御史面子大。
    姜照抬手理了下领口,纳罕道:“他这个时候过来找朕干嘛?难道是嫌那两件事闹得还不够大,又要拉谁下来添一把火吗?”
    元祥小声道:“奴才见他黑着脸,心情很不好的样子。”
    这话一出,姜照心里也打起鼓来。
    她走进御书房,见王寅未着官袍,穿的是一身玄色襕衫,直身站在那里,不动如松,面色沉沉堪比衣裳颜色,着实让人心惊。
    王寅虽然是个铁面人物,但姜照自认识他以来,还真没见他这般生气过。
    忙问道:“王卿为何面色如此难看?”
    又吩咐元祥:“去沏壶菊花茶来,给王御史败败火,莫要气坏了身子。”
    元祥领命去了,王寅开了口,却不是和姜照说话,而是对高盛安道:“老臣有事要和陛下单独商谈,可否请高总管暂且回避一下?”
    高盛安不说话,抬眼看向姜照,见她点了头,才退出殿外并关上了门。
    “王卿有何事要与朕单独商谈?”姜照走到御案之后坐下,抬眼看向王寅,缓缓问道。
    王寅依旧面色难看,一双锐利的眼睛直勾勾望向姜照,沉声道:“臣近日来听闻一事,干系重大,却不知真假,还需陛下为臣解惑。”
    姜照看他这样子,心里大约是有了数,但还是问:“什么事?”
    果然王寅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伏身叩首,“陛下身边的女官,谢氏锦娘,曾经是以罪臣之女的身份进的宫。
    而今其父谢玉折承蒙陛下慧眼明鉴,平冤重返朝堂,陛下难道不打算放谢锦出宫,让他们一家团圆吗?”
    “王卿有话直说便是,不必和朕兜圈子了。”姜照面色平静。
    王寅抬头看她,直言问道:“陛下与谢锦之间,是否只是君臣之谊?”
    “是有君臣之谊,但,也有夫妻情分。”姜照点点头,笑道:“既然王卿开口问了,朕再多余狡辩,未免显得太没担当。没错,朕与谢锦两情相悦,生死不弃。”
    王寅险些被她这轻描淡写的态度气笑了,咬着牙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当为万民之表率,却无心大婚为皇室开枝散叶,只顾沉迷于女色。
    老臣倒是想问一问,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难道不怕受人耻笑,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吗?”
    姜照站起身来,一手扶在桌面,另一手捉住腰间香囊把玩,对于王寅对她的批判并未有所辩解,只是说:“朕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和万民没有关系,和列祖列宗也没有关系。”
    顿了一下,她负手走到王寅面前,垂眸看着他道:“和你,更没有关系。”
    “陛下!”
    王寅着实被她气到,深吸了两口气,才继续道:“老臣掌管御史台,是奉太宗皇帝遗命,除了监察百官,亦有劝谏陛下之责!
    陛下如今是做错了,老臣既然已经得知,就必然要向陛下谏言,请陛下及时回头,莫要执迷不悟!”
    “朕知道,王卿向来刚正无私,不畏王权。假若朕做错了别的,经王卿谏言,必然再-三-反-省痛改前非,但朕与谢锦相守,未害黎民百姓半分,未伤江山社稷一寸,何须王卿来提醒朕,让朕回头?朕不会回头,也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错误。”
    姜照神情冷淡,与态度稍有些激烈的王寅相比,更加显得沉稳冷静。
    王寅也向来不是个爱废话的人,见她态度坚决,便知此事绝对不会轻易落地。
    于是叩首道:“既然陛下执意如此,不听劝告,那就别怪老臣不给陛下留面子了。
    明日早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希望陛下对谢锦的情意,依旧能如此坚决。”
    说完也不等姜照回应,自己站起身来,脊背挺直地离开了御书房。
    王寅的话多少是带着些威胁的意思,但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内,姜照也没有开口挽留,反而轻笑一声,嘀咕道:“文武百官?还不如天下万民能唬人。”
    元祥捧着花茶进来,王寅走了,姜照就自己拿来喝,也算是败败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