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作品:《清穿武氏有系统

    ☆、第77章 时光如梭
    一个正常人,如果预知了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正常人,大概都会是,让如意的更加如意,让不如意的变成如意吧?
    就像静宜,当年刚到这世界之后,得知自己是那么个身份之后,直接就选择脱离这一切。将一个小妾的身份,转换成闲云野鹤。
    这就是改善。
    四爷也是正常人,只不过,这个正常人心智更加坚定。于是,他的第一反应是:怀疑。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他兀自验证了一下,发现,很多东西,的确与这些书上写得很像。可有一些,又有很大不同。而这,更加放大了这份怀疑。
    于是乎,作为拿这些书给他的静宜,便成了他求证的人。此时,他忘记了静宜说的,看懂了就看懂了,不懂就不懂,莫去问她的话。
    “你看了就是,是真是假……你自已猜。”静宜非常不负责任的道,“就像你现在看到的泰皇汉武的史书?当真就与真实的事情完全一样?”
    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经过几百上千年,多少文人又一次次按着他们的理解,去编撰。还要根据一些当时的政策一改再改。要知道,总有些改变,在经意间发生,可这些,却起着很大的作用。
    于是,人们最后看到的,到底跟真实差多少,谁也说不上。
    静宜只给了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话,便不再多嘴。
    她总不能给他解释,因为她这个外来户,使得历史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吗?
    太子虽然被废,可大阿哥却没有被圈。八阿哥如今如日中天,几乎占了朝堂半边天,敢跟皇帝叫板。甚至,八阿哥都有了好几个儿子了……而他,变化就更大了。
    弘晖到现在还活着,弘昀也还在。这两个本该死的,全活着。那些该活的……到是有,却没一个是他的种。
    所以,这事儿她不好张嘴。
    胤禛到也不纠结这个,真的假的,不过是个借鉴,他不可能真按这上面来行事。
    只是,看到有那么些书,专门来写自己的, 而且,还写得有鼻子有眼,很多地方甚至是非常真实的时候,总是有些别扭的。
    不过,四爷心里其实是有几分相信的。
    尤其是,书上写到,最后,他坐上那个位置。这一点,便是他不愿否定的。
    于是,他继续看下去,看到弘历败家,看到一代不如一代,看到鸦片战争,看到火烧圆明园……他彻底红了眼。
    “胡言,一派胡言。”他狠狠的将书摔在地上。“爷怎么会让弘历上位,怎么可能让他……”
    可骂完之后,他突然就又升起一种悲凉来。
    哪怕他找尽借口,他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宜儿,也许一切都会成真。
    如果没有宜儿,弘晖只是活不下来的。没有宜儿,他不会只有这两个儿子。也许,弘时弘历真的是他的儿子。甚至于,耿氏肚子的那个……也会是他的。
    如果弘晖没有了,钮钴禄氏作为满族大姓,她的孩子将来继承他的位置,再合适不过。
    宜儿,史书上也有宜儿,却只简简单单几笔。却原来,她是命中无子……
    一切的改变,就是从宜儿进他的府开始。
    后悔吗?那么多该是他儿子的,却一个个都失去了来到这世上的机会。
    怎么可能?一个跟他死敌合伙要谋反,最后被送给别人当儿子的儿子,一个把他的家业败得一干二净,要儿子靠杀贪官才能勉强维持的败家儿子。一个爱办丧事的混蛋儿子。不生反而干净。
    至于,如果是现在真有这亲的三个败家货,他可以毫不手软的弄死他们。
    当然,就算四爷看史书,静宜也没让他落下修行。
    四爷天赋本就极好,再有火精打底,速度飞快。
    转眼半年已过,时间已来到康熙五十一年。
    静宜将四爷送回雍亲王府,虽然四爷心底大概更愿意跟着她到处跑。但有些事情,却是他不能放手的,尤其是看过那些书之后。
    对于儿子的教育,必须抓起来,还要抓紧。
    现在,他唯一能继承家业的儿子,就只有一个。
    至于旁人,就只能当这个儿子的辅助。磨刀石?他们还不够格。至弘历,是一个好用的。
    而他很庆幸他此时回来。他皇阿玛将弘历带进宫里教养一事,让弘晖的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男子汉大丈夫,立世当顶天立地。不惧阴谋诡计,却也不能专营这些小道。当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静宜却按着她原来的计划,整天往外面跑。隔三岔五的回来一趟。
    短的,当天就回来。长一些,半个月才回来一回。
    五十一年底,康熙赐了个园子给四爷,同时还赐名:圆明园。
    四爷那天晚上,又将史书翻了一遍,然后狠狠的折腾了静宜一遍又一遍。然后,没几天,八爷就被皇上斥责了。后来,皇上病了一回,去了一趟五台山。将一直在那里修行的富森给带了回来。封富森为国师,赐住宫里。
    静宜完全看不懂康熙这番做派,四爷说:“皇阿玛这是怕了。”
    “八阿哥做了什么?”
    “他的手伸得太长了。”四爷冷笑:“太子虽然被废,可到底是皇阿玛最宠爱的儿子。皇阿玛还在,八弟已然按捺不住。这本也没会么,可他偏偏找了个道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