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作品:《三百六十五种高难度活法》 想清楚这一点,楚愈也解开了夏亦寒的“突变”之谜。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两点,第一是回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个例子,很多时候,患者为了避免再次触发对创伤的回忆,会在之后的生活中,尽力避免与创伤性.经历有关事物的接触,不去接触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人物,不去发生事件的地点,出现“遗忘”事件细节的情况,埋藏起原本对人和事物的情感,与他人保持距离。
对于夏亦寒来说,“被最爱的人抛弃和留下”的可能性,就是引发创伤回忆的诱因,她会躲避,因为这超出了她本身的承受能力,她无法应对。
而第二点,便是唤起反应,表现为容易发怒、容易受惊吓、失眠、紧张不安和焦虑、对小事反应过度,注意力不能集中。
在和楚愈相处的后期,夏亦寒描述自己的感受为“非常难受”,其中就是对触发创伤回忆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楚愈知道,不同于身体上的创伤,心理上的创伤并不会自然痊愈,若人不能自行消化,时间越久,则创伤的感受会渗透到主观解释、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中,并压抑进其他心理障碍的症状,比如人格障碍。
夏亦寒受伤后,并没有得到排解,而是压抑到了她的潜意识当中,加重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以冷漠无情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除此之外,人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
楚愈结合以上事实,通过回忆和分析,确定夏亦寒在面对她时,也启动了自我防御。
第一是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使人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种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并没有消失,一直在无意识中积极活跃,并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
夏亦寒在乎妈妈,她想要得到自己爱的人的关注和接纳,但她压抑住了那种渴望,到了无意识之中,在面对楚愈时候,就如洪水泄闸,全部表露而出,她觉得那是在吸引楚愈的注意力,迷惑她,但其实是想要楚愈爱她和关注她。
第二个是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比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通过认为葡萄是酸的,来让吃不到葡萄的自己,获得心里的平衡。
夏亦寒告诉楚愈,在整个过程中,她想拧断她的脖子,认为她是个虚伪的女人,楚愈莞尔一笑,知道她是合理化自己的情感,她想要通过报仇为借口,来接近她,使得依赖她的心理,变得合理,但其实在她身边时,她已经忘了报仇,比如面对楚动人时,都没了反应,在诱发对创伤的反应后,才重启复仇的决心。
理清了夏亦寒的心理问题,以及她“拔刀相向”和“沉默不语”的原因后,楚愈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又心里一紧。
治疗PTSD,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她知道自己一时半会急不来,而且身边还有很多“电灯泡”火急火燎的,不能保证效果,所以她只有竭尽全力,拼尽所能,向夏亦寒保证:我不会离开,你也不会留下,我们会牵着手并肩行走,每双脚印都紧紧相邻,朝向前方。
这也正是她这两个月来,守在看守所门前,提前践行的承诺——夏亦寒感受到了,这给了她冲出看守所来见她的勇气。
得到保证之后,夏亦寒的情绪稳定了一些,警方可能觉得没啥变化,就听着两个人像精神病一样在聊天,但楚愈却是感同身受。
两个星期后,楚愈终于松口,确认夏亦寒有受审能力,可以进行审讯了。
过山车过了一座山峰,开向了另一座山峰。
这次,除了心理医生的角色外,她要担负起审讯者的责任。
3月15日,楚愈、警方代表、鉴定专家再一次齐聚看守所。
楚愈将话题一转,引入了案情:“从今天开始,我会问你作案有关细节,希望你能配合回答。”
夏亦寒没说话。
楚愈进一步说道:“我们早些把口供录完,事情便可以早些解决。”
“我说了之后,可以和你见面吗?”
楚愈点头:“可以的。”
她现在其实不敢保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过前面那么多能把人逼疯的困难,她都熬了过来,皮也厚实了,就再熬吧,大不了再厚一层。
可夏亦寒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我指的是没有这道碍眼的铁栏,还有其他碍事的人。”
楚愈身边的警察代表和鉴定专家脸色一僵,他们好歹在业界也是个人物,怎么就莫名其妙被化为了“碍事人群”?
楚愈抿了抿嘴,对着她点头。
得到保证,夏亦寒开始供认罪行,交代犯罪事实,警察代表奋笔疾书做笔录,如果不对表情加以控制,他现在已经老泪纵横,公安厅对夏亦寒软磨硬泡,舌头都快磨出茧子,结果一个字的口供都没录到,现在夏亦寒终于话如泉涌,圆满了他心头的一大憾事。
涉及槐花专案的部分,夏亦寒的供认,和超人处的调查分析差不多,也和其他人的供词吻合。
警方再一次见识到了夏亦寒的心理素质,不愧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连陈述罪行都淡定从容,好像是个旁观者,在描述和自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小破事儿。